政治修理站首頁

施明德的「布條」們說了什麼?


/司空無明

 八月十三日 晚間新聞披露,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號召一場「新型態的社會動員」,以正義凜然之姿呼籲全台灣即日起在所有牆面掛出「阿扁下台」布條,所有人在身前背後貼起「阿扁下台」貼紙:「讓台灣每一棟大樓都出來高呼『阿扁下台』,讓台灣每一條街上都吶喊『阿扁下台』」。 

 在宣傳技術中,一般最常使用的媒體是電視、報紙,近年來網路儼然已成第三大媒體,廣播仍有一定影響力,雜誌也能針對相對少數、特定的受眾而發揮效果。戶外媒體的優勢則在於能夠 24小時定點對不特定族群持續播送相同訊息。施明德「全台灣掛布條」之議看似新穎,實則稱不上是什麼新型態的社會動員,其真正目的在於運用大樓牆面進行免費的戶外媒體宣傳。 

 在日前內政部指出施明德收取政治獻金之不當,卻遭施陣營連忙新立名目以自圓其說之後,很顯然,即使指出施明德的「布條」之議,其實不過是製造一大堆大型戶外廣告並鼓勵民眾自動自發破壞市容,施陣營諸多理想高尚、德行高潔、知識高超的正義之士,也一定有辦法證明此行為並無違反任何現行法規,不是什麼未經審查許可的廣告物,不是可視同廢棄物的違規廣告,甚至就算實在拗不過去,還可亮出「公民不服從」的烈士免死金牌,視法治、執法如無物——即使這是施陣營口口聲聲要捍衛的價值之一。 

 既然講理談法恐怕是行不通了,那麼,施明德的布條們可能造就的是什麼樣的一幅景觀?其實歷經多次選舉洗禮的台灣人民,對於這樣的景觀並沒有多陌生。每一次選舉,我們都會在街頭巷尾看到一大堆的選舉看板、布條、旗幟。它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宣傳、宣傳、宣傳。施明德的布條們要做的其實大致上是一樣的工作,也就是當個夙夜匪懈、盡忠職守的宣傳工具。 

 然而,形式的挪用會造成意義與價值的質變,猶如分明是政治獻金的形式,卻被賦予了認同與表態的意涵,於是,一百元鈔票變成了某一種意義上的選票;同樣地,戶外廣告不僅僅是造成一種視覺震撼(這是電視媒體何以興高采烈地忙不迭報導施明德布條的原因之一──太讚了!越多人掛越好,這樣我們不愁沒有新聞畫面可以拍了!)更是一種強迫集體表態。一棟大樓被視為一個宣傳單位,一幅掛出來的布條,就是一張本棟上下盡皆效忠的宣示書。

 效忠?效忠什麼呢?我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每一棟掛出布條的大樓都只能有一種聲音,就是那種很理想、很道德、很正義的聲音。至於個人的聲音、個人的意見,就這麼被不由分說掛出來的布條全給活活悶死了。(司空無明/政治公關)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