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一向好以兩岸三地青年的文化導師自居。最近,龍應台又出了新書《請用文明來說服我》,在該書當中,一篇名為「一個主席的三鞠躬」的文章特別吸引了我的注意,原因不在於龍氏的文筆,而在於她所想頌揚的東西。
在〈一〉文中,龍應台把她和馬英九支持徐宗懋強奪二二八紀念館,並在該館舉辦紀念有關白色恐怖時期被虐殺的共產黨人的展覽一事,說成是一種「勇敢的決定」、「維護人性尊嚴」的作為,並且大舉讚揚馬英九「背起了十字架,向歷史懺悔」的做法,是「台灣民主的里程碑」云云。
龍馬二人慣於相互吹捧,早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敝人在南方快報亦曾多次發表文章揭穿其西洋鏡,這次的「一個主席」一文,其實也不出這種相互吹捧的風格,其內容自是無足多論。然而,在這篇文章中,我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馬英九和龍應台這幾年來在台前力拱來對抗本土論述的打手,不是別人,正是台灣媒體界著名的親中份子徐宗懋。
台灣媒體一向親中,不過,即使是親中派,也因為個人立場和意識形態而有所不同。在這些人當中,最常以左統派自居,並自命為「反台獨」急先鋒者,乃是出身於《中國時報》的一批布爾喬亞左翼文化人。包括南方朔、楊渡、徐宗懋等。
這批左統份子近年來不斷以各種方式,企圖搶奪對台灣歷史的詮釋權,在馬英九與龍應台等人扶植之下,這批人的聲勢更形浩大。在他們之中,徐宗懋乃是最積極搶攻「台灣文史」版圖者;身為馬英九集團的文膽,徐氏不只出任二二八紀念館館長,更時常以「台灣文史工作者」抨擊所謂泛綠的史觀,儼然成為統派眼中的台灣史權威。然而,徐宗懋的真實面目是怎樣的呢?聊舉一事,以供諸君明鑒。
1999年十月一號,徐氏受中國之邀,前往中國北京參加「國慶」閱兵;回來之後,徐氏在中時晚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皮爾卡登部隊」的文章,在文中,徐氏盛讚解放軍女民兵頭上戴的「蘇格蘭扁帽」,接著又以很興奮的語氣說:「解放軍的海軍陸戰隊制服色彩繽紛,有時裝的水準,當這支隊伍以整齊的步伐穿過我們面前時,後面有洋記者大呼:『哇!皮爾卡登部隊!』」;他認為,「這(衣服的改變)象徵著解放軍的屬性與世界觀正出現根本的變化」。
解放軍的軍服水準如何,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至於台灣有人願意為中國做倀,跑去參加中國國慶閱兵,倒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畢竟人有言論自由,想講什麼本來就不是旁人能管的(只有中國那種國家才會一天到晚管別人在想什麼說什麼)。不過,問題是,當徐宗懋在長安大街上用興奮的心情看著解放軍的女民兵和「皮爾卡登制服」時,台灣的人們正在做些什麼呢?
翻開1999年十月一號的《中國時報》,裡面的主要新聞內容如下:
中國時報/1999/10/01
東勢鎮粵寧里百戶辦喪事
【記者黃鴻銓中縣報導】在東勢鎮災情最慘重的粵寧里,死亡人數多達近九十人,里內東蘭街三十六巷、五十八巷,近百棟房屋呈骨牌式全倒,在這裡家家戶戶幾乎都有死人,一片瓦礫、廢墟中,看不見巷道、住戶,儼然成為名副其實的「死巷」…
中國時報/1999/10/01
東星大樓確定八十七人罹難
【記者謝明俊、陳淑泰台北報導】松山區東星大樓救災工作至昨日已完全結束,確定死亡共八十七人,但其中廿二人的屍體不是不能辨識,就是無法尋獲,除待零散屍塊的DNA比對結果外,在山豬窟搜尋可能遺體及財物的動作仍持續進行…
中國時報/1999/10/01
南投縣國姓鄉因大地震引起土石爆發,還有十多人深埋地底
【記者羅如蘭南投報導】 南投縣國姓鄉因大地震引起土石爆發,還有十多人深埋地底,正在搶挖…
諸位看官,您看見了嗎?這就是自稱「台灣文史工作者」,被龍應台和馬英九稱為最具有「道德勇氣」的徐宗懋的真面目!
當全台灣深陷在九二一大地震的悲傷之中,當東星大樓罹難者的屍體仍埋在瓦礫之中,當全台灣有無數的家庭破碎,無數的孩童無學可上,無家可歸的時候,最有「道德勇氣」的徐宗懋正在北京大街上,對著解放軍的「皮爾卡登制服」流著興奮的口水!
如此「道德勇氣」,如此「台灣文史」,這就是統派份子的真正嘴臉,而拱出這種全無心肝的人做二二八紀念館館長的馬英九與龍應台,其「道德勇氣」究竟如何,我想不必多言了…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7.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