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親綠為主的學界七月十五日發表「民主政治和台灣認同的道德危機」聲明,呼籲總統陳水扁慎重考慮辭去職務。他們認為若陳總統辭職,可對台灣未來民主發展,立下難得範例,對台灣民主做出巨大貢獻。
這項聲明看似對民進黨衝擊甚巨,原因是發表聲明的學者形象清新,長期也都參與民進黨的成長論述過程,他們的倒戈相向,自是造成民進黨圈內的強大震撼。但撇開背景不論,他們的論述究竟有無高明之處,恐怕才是見真章的所在,可惜的是,他們論述的理由及依據,竟是稚嫩得可以,令人難以相信這是由一群學者教授所提出的宏論。
先說結論,這跟丟銅板決定正反面沒兩樣;反正不是要阿扁繼續幹,就是要他辭職。要阿扁自動下台,馬英九也提過,重點就只剩下依據什麼理由了。
理由之一,發起人吳乃德說,若陳總統請辭下台,後代記得的陳總統將不只是親信和家人弊案纏身的總統,而是一個雖然有足夠的權力保住職位,仍然願意承擔政治責任而辭職的總統,一個願意為台灣民主建立可貴傳統的總統。
坦白說,這真是一個充滿唯心論的理由。例如,泛藍陣營會持著同樣的看法嗎?他們心目中難道不認為阿扁將是第一個因弊案而羞愧下台的總統嗎?是典範,卻絕對是負面示範。這除了顯這些學者真的是親綠背景所以才有如此思考以外,還能證明什麼?
其二,聲明說:「令人遺憾的是,政治領導者卻以動員族群情感來取代反省。更令人憂心的是,民眾甚至學界,則以認同立場來壓抑對民主理想的追求。」
他們自稱是蛋頭學者,倒也有自知之明。關在象牙塔裡,每天看著中時、聯合兩報研究台灣,以為這個世界不過如此。籃軍罷免總統案激起的綠軍支持者強力反彈遂而自動自發的集結與之相抗衡,這只要稍微做一點田野調查就可了解的事情,這些學者是不願多費絲毫力氣的。事實上,已是半慘死的民進黨就算想動員恐怕也已沒有能力,蛋頭學者引用與泛藍軍同樣的理由,除了讓人覺得不夠長進之外,也才發現他們原來中毒已深。
學者的聲明對阿扁或民進黨的傷害或許夠深,但他們最嚴重的錯誤是加深長期以來台灣人民對轉型期正義未能被滿足者的傷害。他們大筆一揮,將這些廣大的素樸人民歸類為無知的一群,完全無視於他們長期承載的集體受害意識,卻冠以意識形態的罪名。
民進黨執政以來轉型期正義所以遲遲無法被實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泛藍政黨及媒體透過各種污名化的方式,將此種理想的追求,一概歸為意識形態的鬥爭。讓民進黨投鼠忌器,讓追求正義的人竟然不敢理直氣壯,以致意氣消沉,全無追究歷史真相的銳氣。
相反的,藍軍雖然淪為在野黨的地步,清算起民進黨政權的悍勁,勇不可當。他們從來不怕會被指控為意識形態作祟,他們有在野黨監督天職及新聞自由等冠冕堂皇理由,意識形態這個利器倒是專為他們而設的血滴子,而且攻無不克。
這次事件中,我們看到又一群被消費的學者,他們離台灣人民心聲如此遙遠,卻妄想以精英姿態睥睨一切。他們連被悲憫都不值。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7.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