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扁執政了6年,本來人民寄予的厚望是台灣將從此擺脫國民黨黨國不分、貪污腐化、極權壓制,全然心向中國的外來政權。台灣也將邁入一個民主自由,清廉明理又以台灣的出頭天為念的本土政權。可惜,阿扁上任的第一天就註定了他的失敗,所謂的四不一沒有及堅持中間路線的思維,確定了6年後的混亂,抗爭與脫序。
李登輝當政時期一步一步把以中華為主的政治走向,導向介乎中國與台灣之間的新思維移動;歷史已證明李登輝其實是要繼續推進到以台灣為念之主權的確立,可惜,他在位的時間不夠長而未能完成最後的改變。阿扁本有機會去除國民黨處處只想中國的魔毒,不過,他為了討好親中人士以鞏固其政權,採取了中間路線,走既不敢得罪統派又不敢全然擁抱台灣之鋼索,使台灣無從走自己的路,也使6年前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的走勢有了喘息的空間。
阿扁為了維持其統治,繼承了國民黨的傳統,不但路線走中間,政府團隊除了上面幾個政務官外,幾乎沒有易動。人民所期待的正名制憲雖也在阿扁口中說了不下百次,但口號歸口號,6年來沒有一個正名的事落實,更談不到制憲了。
國民黨在危急之際,阿扁來了個中間路線,使國民黨起死回生。台灣只有在名義上政黨輪替,實質卻從未改變。姑息養奸的結果,不但阿扁無什政績,更給國民黨舊部屬從裡面腐化扁政府。阿扁一而再,再而三的討好親中人士的表現,不但使許多台灣人民在上次的立委選舉中棄權不去投票,終使國民黨坐大,使台灣社會更深陷入浩劫無安寧的局面。
倘若當時阿扁能走台灣路線,繼續往正名台灣的理想衝刺,今天的台灣將完全不一樣,國民黨將無舞台去腐化政府,也將急速在歷史中消失,人民更會激起一股台灣熱,強化台灣心。中間路線對台灣的危害罄竹難書,不論那個政黨,只要以台灣為尊的政治理念,一定不能向中間靠攏,台灣一定得走台灣路才有明天。
民進黨在當今四面楚歌之際,能不回歸創黨的理想,堅持台灣國格的建立,正名的落實,一切只為人民的理想嗎?(戴正德/中山醫大教授. 美國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7.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