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針對罷免案寫了一篇《今天這一課:品格》,以龍女士曾經是馬英九市府團隊重要成員的背景,全文以泛藍的偏執語彙質問本土總統,就不言可喻。本人深不以為然,試著以相反的立場質問龍女士,若前文不對後文,請各位海涵。
龍應台女士:你耗費精力寫的「今天這一課:品格」,在我看來更像是在教育連戰、馬英九、宋楚瑜。三人同是泛藍政治領袖,連宋雖連兩次角逐大位失利,但2008總統大選都可能捲土重來,品格這一課對仍想問鼎大位的泛藍領袖一樣如雷貫耳。
一、光榮的日子
龍女士說:「二○○六年六月二十七日是台灣人行使罷免權,督促一個總統下台,將來的歷史會寫到,這是光榮的日子?」
這一天,國親甲級動員群眾包圍立法院,明知罷免案難過關,硬是要將陳總統趕下台。歹戲拖棚的罷免案終究沒通過,但股市遭拖累狂瀉兩百四十五點,市值縮水股民哀嚎,這場罷免案未得到人民的支持,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場民主鬧劇,怎麼會是「華人世界光榮的里程碑?」
二、台灣社會現狀
她說:「表面上,台灣一片動盪;人們每天看見、聽見,被舖天蓋地包圍的,是電子媒體的誇張和聳動、街頭巷尾的挑釁和喧囂、醜聞弊案的揭發或遮蓋、領導人物的尊嚴掃 地、意見菁英的各說各話。民主似乎墮落成只剩下政治操作的爾虞我詐;價值的混淆,是非的顛倒,社會互信的嚴重腐蝕,使人開始懷疑,這一切是否值得。」
台灣民主淪落成爾虞我詐,族群對立,始作俑者是誰?是誰從319抗爭到現在?是那個媒體假借媒體自由行聳動誇張的文革式鬥爭?當連戰痛罵「人人得而誅殺陳總統」時,其人格尊嚴是否掃地?當宋楚瑜高分貝要陳總統下台時,其政治操作手段是否適當?當馬英九脫口說出:「子彈已經上膛,隨時可以扣扳機時」時,其假裝的溫良面具丟到哪裡去?誰讓這個社會價值混淆,是非顛倒?
是一心與中國連結,不願認同台灣的中國政黨。
三、罷免案是集體補課
她說:「這場喧鬧是人民在集體補課,補修在威權時代裡不准你修的公民課。」
試問威權時代,誰敢提倡罷免蔣總統?若說國親在街頭喧囂的同時,是人民集體補修威權時代修不到的功課,無辜的台灣人民寧願回到威權時代,也不願接受連、宋、馬恐嚇威脅。
四、教育我們辨識價值真偽
她說:「每一件貪腐弊案的揭露,都使政府的權力運作增加一分透明。每一篇對金融勾結的報導,都使人民對公共政策多一份警惕。每一次政治人物的演出,都使人民更熟悉他的伎倆,看穿他的破綻,認清他的品質。不要小看了台灣人民,台灣人民在弊案中累積他對權力本質的認識,在喧囂中磨利他對政治人物的判斷,在紛紜中加深他對公共政策的理解,在混淆中培養他對真偽價值的辨識。」
誰說民進黨執政勾結金融集團?過去,國民黨政府發生的金融勾結弊案,我們是如何被國民黨教乖的?劉松藩淘空台中中小企銀案、王玉雲父子淘空中興銀行案,郭廷財淘空東港漁會信合作社案,國民黨政府時期造成多少金融機構擠兌案?讓國民黨重回執政,難保這些歷史舊案不會重來。
五、我可以選你,也可以罷免你
她說:「罷免可以不成功,但是人民已經給政治人物一個清清楚楚的警告:我可以選你,就可以罷免你。」
罷免此例已開,對有機會當台灣領導人的馬英九同樣是一警惕。
六、龍女士擁抱華人世界觀
龍女士的思維裡很習慣的將台灣套在華人世界觀,台灣並非中國屬地,何來與與中國、新加坡、香港評比政治敏感度、成熟度、自主性。身為台灣人過半世紀必須忍受中國人的急統壓迫,忍統的代價很高,否則不會有政黨連輸兩次輸不起的反彈。可見台灣民主成熟度仍有待考驗,我們深知民主的歷程沒有不痛苦的;在國家正常化之前,我們只能忍受少數族群的急統壓迫。
七、足球不只是足球
龍女士舉德國舉辦世足賽的經驗,文章說萊茵和河中央搭起一個大得不能再大的電視銀幕,兩邊都可以看到即時競賽現場轉播。河兩岸擠滿了人,新聞說,起碼有三十萬人聚到河邊來,隔著中間的河水,兩岸對看。馬路上、河岸邊、廣場上、酒館裡,擠滿了人,各色人種……,印證舉辦世界級的運動可以提高公民的國家意識與認同。可是,一樣是世界級的運動場合,輪到台灣舉辦就可能變調。
再過三年,2009年世運會即將在高雄市舉辦,依奧會模式台灣舉辦世運會,會場只能演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輪到地主國只能演奏國旗歌,所有國家都是撐著國旗進場,只有台灣獨撐升白底五輪奧會旗。台灣人民為國家代表隊加油時,一半稱呼稱中華隊,一半稱呼台灣隊,外國人看到這種現象莫不好奇的問,你們是一個國家,怎麼會有兩種稱呼?
試問,人人舉奧會五輪白旗能讓台灣感到自豪增加向心力嗎?比賽時大家只能揮舞五輪白旗,因為中國的鷹眼隨時盯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身為主辦國卻不能撐自己的旗子,那是多麼奇怪的國家認同?那年,若是馬英九當選總統,他是比照亞洲女足賽的取締標準,犧牲台灣尊嚴符合重奧會規則,龍女士妳認為呢?
在台灣主辦國際體育競賽,不但無法讓國民帶來自豪感以及向心力,還需提防中國蓄意打壓造成共同屈辱。台灣一再被打壓,只會增加統獨分離意識,遑論「同舟共濟」、「同仇敵慨」,龍女士妳說「凝聚認同」是一個核心因素,請先認同台灣。
八、元首不只是經理
龍女士說:「一個國家的元首,在我的理解,有四個核心的責任:第一,不管國家處境多麼艱困,他要有能耐使人民以自己的國家為榮,使國民有一種健康的自豪感。第二,不管在野勢力如何強悍,他要有能耐凝聚人民的認同感,對國家認同,對社會認同,尤其是對彼此認同。第三,他要有能耐提得出國家的長遠願景,人民認同這個願景,心甘情願為這個願景共同努力。第四,他不必是聖人,但他必須有一定的道德高度,去對外代表全體人民,對內象徵社會的價值共識。小學生在寫『我的志願』時,還可能以他為人生立志的效法對象。」
龍女士將教科書教的理論價值套在陳總統身上,而忽略台灣內部國家認同分歧的事實,妳設定的四項元首核心責任,別說用來衡量連戰、宋楚瑜絕對不及格,連馬英九也是。兩年後,讓純正中國人帶領台灣跨入2008,對多數台灣人將是災難的開始。
九、以下為龍女士批評陳總統的人品風格,不再引述,僅以短文回應
龍女士只顧批評迷航外交,卻不追究連戰、宋楚瑜05年不顧台灣人民感受,聯袂跑到北京向胡錦濤卑屈求和的事實,說台灣外交困境都是阿扁造成。
連戰在北大小人獻曝,高唱聯共制台(獨)時,誰呼應一個中國原則,蓄意要把台灣扁損為第二個香港?投共媚共的中國黨領導人都沒有責任嗎?
馬英九可以嗆扁說出:「子彈已經上膛,隨時可以扣上扳機,會讓陳總統死的很難看」,這一句不是充滿暴力暗示和引誘族群衝突語言?
連宋自319凱達蘭暴力示威以來,在國會癱瘓政府預算,哪一次不是精心設計地撕裂族群?龍女士對善於詭辯的馬英九奉為道德典範處處維護,對非我族類的本土總統則嚴加批判,試問妳一再強調的品格道德標準是否夾帶族群的歧視?
十、誰說得出什麼是台灣的願景?
國民黨淪為在野黨可曾提出什麼憧憬的願景?誰說得出國民黨的願景是什麼?這六年國親壟斷國會罷審預算,集所有力氣投擲在陳總統一個人的爭執上,耗費多少資源?再過兩年「沒有陳總統」的日子,國親不知怎麼辦?
龍應台為泛藍族群上的這一課:品格,通篇以我執偏見出發,為達扁損台灣總統可以說是用心設計,從子女教育的典範要求,對律師出身的陳總統極盡諷刺,從教科書教的元首標準理論批判陳總統,而對其一心維護的泛藍政客馬英九鬥爭語言視而不見,龍應台此文相較野火集,思緒紊亂,文思凌亂不堪,整理起來挺累的,奉勸龍應台以後為文寫作,請兼顧事實,簡單扼要,別東引西引,胡亂拼湊。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7.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