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本土價值是基本的信仰


/黃崇祐

 一場總統罷免案再次引發朝野政黨對於本土化的論戰,在台灣由於夾雜著歷史情緒與族群情感,本土化成為特殊的政治圖騰與爭論的話題,然而環視世界各國,本土價值是最基本與普遍的信仰,而非高深莫測的學問。

 美國九一一事件發生之後,舉國上下團結一致支持政府對抗恐怖主義,並且透過各種方式表達對於美國自由民主國度的堅定支持與捍衛。馬路上來來往往行駛的車輛幾乎掛滿美國國旗,大聯盟紐約大都會隊職棒選手將消防隊、市警局的徽章別在球帽上。

 一場在芝加哥卡明斯基球場由紐約洋基隊挑戰地主隊的比賽中,出現了令人動容,沒有人曾料想到的場景,球迷舉起看板上面寫著:「芝加哥愛紐約」。這一個畫面足以令人熱淚盈眶,代表著美國人民熱愛這個國家,共同為國家的災難祈福祝禱,攜手為創傷的紐約加油打氣。這就是本土。

 本土是充滿包容與慈悲,居住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民不分族群、男女、偏好、黨派、先來後到,大家一起相互照應,一起思考土地未來的藍圖與願景。政黨競爭的存在是奠基於為創建本土更美好的明天所生成的機制,國家有福全民共享,家園有難相互扶持,度過難關。

 美國是一個移民社會,有多元的人種與思維,好比是一碗沙拉盤,但是,基於認同自由、民主、人權、市場經濟的本土關懷,使大家成為團結的美國人,共同為一個強盛的國家而努力。

 如同美國一樣,美國人民做得到,相信台灣人民在關懷台灣事務,以在地化做思考的表現會更形出色。本土之所以天經地義,是因為我們都生活在這一塊土地上,我們從這一塊土地汲取成長的養分,發展希望的未來,土地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命運與共的關係。

 因此,本土不應成為特定的標籤,而是不分彼此共同的信仰與情懷。超越黨派,對於強化台灣本土意識,深化台灣主體性更是責無旁貸的政治議程。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