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批評民進黨沒有執政能力,失去最高道德標準與清廉自持,可是,在實證上,人民真的非常重視這個嗎?
我們可以看到,人民對於追討黨產這個最低層次道德的轉型期正義,並未予以強烈支持,否則國民黨不至於敢大賣黨產。泛藍在國會持續過半,一些遭起訴、判刑等族繁不及備載之輩照樣當選,甚至可以證明人民對清廉的要求也不高。
至於執政能力,看看千瘡百孔的台北市政吧。過去民進黨為了執政,打著反黑金的旗幟猛攻國民黨,看起來國民黨好像因此下台,其實未必。無論是第二次或者第三次總統大選,民進黨都贏得很辛苦,國會也從未實質過半。
事實上,最高道德標準就是沒有標準。人類經數千年的歷史教訓後走向法治,正是對德治的妥協,也可以說是體悟其不確定性與危險性。民進黨一再強調社會觀感與最高道德標準,不能說不對,但這只能求己於內在,不宜一直放在嘴邊。
政治本來就是庸俗、妥協且關乎利益之事,我們不該幻想聖人出現。李筱峰教授最近出了一本與馬英九論台灣歷史,上面列了一大串泛藍踐踏法律之輩,一個比一個狠,一個比一個爛,可是,泛藍似乎可以準備回來執政了,因為他們不會講最高道德標準,人民也習慣不會以此要求他們。這就好像國際社會對中國政權已形成一定的許容空間,把相對上「比較道德」的台灣拋在WHO之外。
或許泛綠在達到虛幻的最高標準前就會倒下。一場比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大家遵守共同的遊戲規則,今天民進黨的搖搖欲墜,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遊戲規則不同,人民用不同的標準在檢驗國民黨和民進黨,這樣的比賽要怎麼玩下去?
要知道,法律的訂定就是一套大家共守的基本遊戲規則,做得到守法就很OK了,民進黨與支持者要有此覺悟,不要再講最高道德標準。再過一萬年也不會有人做到最高道德標準!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5.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