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位泛綠立委21日完成連署提案,要求將「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更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同時,也要求拆除蔣介石的銅像、修改以他命名的路名及紀念他的建築物名稱。
民進黨立委蔡同榮、莊和子、台聯黨立委羅志明、廖本煙等37位泛綠立委,連署的這項提案已經送立法院議事處。
連署提案中指出,希望兩蔣移靈後,將目前中正紀念堂有關蔣介石的遺物等均應移回到桃園慈湖,將中正紀念堂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
提案說明中指出,蔣中正總統之歷史罪過則計有:
(一)制定臨時條款凍結憲法,連選連任總統直到死亡,總統任期長達27年,嚴重違反民主憲政精神。
(二)凍結國會改選,製造萬年國會,剝奪台灣人民參政權。
(三)在位期間實行威權統治,以報禁、黨禁等管制措施,扼殺台灣人民言論、集會、結社自由等基本權益。
(四)蔣中正必須承擔228事件之歷史責任,蔣中正於1947年3月8日下令國軍第21師自基隆抵台後,隨即展開一連串鎮壓與屠殺台灣人民,之後又以「綏靖」及「清鄉」名義,計畫性捕殺全台各地社會菁英,此即228事件。該事件中遭到屠殺之台灣菁英約有二萬人,造成台灣社會至今難以彌補的損失及傷痛。
(五)228事件後,台灣進入白色恐怖統治時期,許多人因為政治理由遭到迫害入獄、妻離子散與家破人亡;或者被列入黑名單,長期流落海外,終老異鄉,無法完成落葉歸根之心願。
(六)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際,原本有機會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而獨立,卻因蔣中正總統堅持漢賊不兩立政策,造成台灣之國際活動空間處處受到壓縮,國民旅遊尊嚴備受屈辱。
提案立委說,蔣中正統治台灣期間,雖然互有功過,但是功績不能與罪過相抵。雖然國內歷史迄今尚未對其罪過予以客觀之論述。但蔣中正總統實無享有專屬紀念堂尊榮之資格,國立中正紀念堂名稱允宜更改,用途功能亦應重新調整。
立委在提案中指出,台灣在國際社會生存發展之兩大憑藉,一為雄厚經貿實力,另外就是民主自由制度。民主與自由乃人類之普世價值及信仰,歐美國家由於崇尚民主自由,因此反對中國以共產獨栽制度取代台灣的民主自由制度。台灣能有今天之民主成就,並非單憑某一位總統、某一個政黨的努力,而是海內外全體台灣人民以血汗長期奮鬥的成果。
他們認為,蔣中正紀念堂應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以多媒體方式翔實記載台灣民主運動歷程,將具有下列三方面實質效益:(一)宣揚台灣寶貴民主經驗,塑造正面國際形象。(二)為眾多台灣民主前輩提供一個肅穆莊嚴的紀念聖地。(三)作為民主教育場所,永續傳承台灣追求民主之堅定理念。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2.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