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 首頁

智障的首都台北


/魚夫

 台北市是個智障政客與媒體的都市,有時候,真不曉得要留下來輔導他們呢,還是乾脆搬家去住中南部,本來是想去宜蘭的,可是,以後到宜蘭要立正唱國歌了,如此復古封建,不知道還好不好住?

 華視公共化後,南遷高雄,是新聞局長姚文智提出的,於是成了一個高度被關注的話題,泛藍反對,華視員工也反對,然後,中天新聞(據說是他們,因為我不看該台,是友人轉述)就報導我代表華視去高雄看好地了,聽說也訪問了葉菊蘭市長,就是沒半個人來向我求證,按朋友的轉述,那麼這則報導,其實又是該台製造出來的一則謊言。

 台灣的媒體說謊慣了,實在煩不勝煩,所以,就眼不見為淨,但局長提了,華視員工又一時不明就裡,我莫名其妙變成事主,實在有必要就來龍去脈稍微解釋一下。

 2OO9年高雄即將舉辦世運會,稍微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那是舉世關注的焦點。兩年前,謝長廷擔任市長,高雄有塊地,想要變成軟體園區,向軟體業界招商,如電影、動畫、遊戲,乃至於文化創意相關的isplay製造廠,諸如手機、液晶電視、無線網路業者等等,是否可以適時進駐?那麼到了世運會時,高雄就會以高科技加娛樂城的姿態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於是,市長找來一群民間懂數位與媒體的人幫他想想辦法,先做可行性評估,有沒可能有別於一般軟體園區,而是類似一個媒體中心的出現?區區不才我,恰好是這個評估小組的領導人之一,最後的結論是如果要成立類似媒體中心的概念,因為台灣電影的規模不足,應仿日本以電視台為中心,發展出一種群聚的產業綜效來。

 不過,在我的觀念裡,發展文化創意實則不需要類似代工環境的「群聚效應」新竹園區,而是一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這和文化創意的「彈性專業化」本質有著特殊對應,要把這個專業的東西講給台北的智障政客和媒體聽懂,實在很累,就算聽懂了,那些智障還是刺激──反應式的只講他們會講的意識形態語言。

 所以,如果需要一個什麼媒體中心或園區的,簡單說,那就是以娛樂、製造、建築乃至於都市改造計畫來結合,創造不同的都市風情。

 好比說,為什麼電影工業會集中在好萊塢?那主要是因為拍電影需要長期陽光,加州出了名的特產就是陽光,您要到西雅圖去拍,只能夜未眠,全去拍夜景,白天有陽光的日子不多,如果您從加州搬去西雅圖,那麼皮膚會越來越白(白人愛曬太陽),牙齒會越來越黑,別忘了西雅圖有著全美國最好喝的咖啡。

 文化創意產業有很大的都會性格,所以,只會發生在大都會,不會發生在從此要唱國歌的宜蘭龜山島,且宜蘭蓋了個傳統手工業區,要藝術家去住,沒多久,多數就住不下去了,為什麼,因為藝術家需要抽菸喝酒談戀愛,需要頹廢,英國的SOHO區就是例證,那是各種酒色財氣加藝術、戲劇等表演的好所在;但好萊塢又給我們什麼啟示呢?這就是徹底的資本主義把文化創意當成產業看,有好萊塢,才有比佛利大街,有比佛利大街才有名牌進駐,才有人會麻雀變鳳凰,這是從行銷文化創意面看的最高境界。

 早在千禧年之前,世界各國都有千禧年的都市改造計畫。如倫敦理性討論在綠帶、文化與經濟發展衝突中,制定在金絲鵲碼頭(Canary Wharf)超高層建築策略;法國則以「衛區」(La Defense)的全新風貌與世人再現風華;中國最有名的,自然是上海浦東了,這也只有中國政府才有可能在驚堂木一敲,大喝:「拆」,遷空原有一百六十三萬人居佳的地區「全拆」了。

 所以說,都市的再造計畫,需要執政者的高瞻遠矚。台北人很幸運,有個信義計畫區,李登輝市長時代,拿這塊幾無人地來開發,可是,台北人有個什麼都市哲學嗎?超高層大樓1O1蓋起來了,那麼,這十幾年前的計畫,如今的信義計畫區創造了台北人什麼樣的生活,能用簡單幾個字說明白嗎?我無意怪罪後來的台北市長啦,反正台北越來越像是智障的政客與媒體的樂園罷了。

 最近去觀察東京六本木Hills,感慨猶深。一項在1986年,歷經十餘年,直到2OO3年工程才全部完成的都市改造計畫,以公共藝術、美術館、朝日電視、J-Wave電台、超高層大樓、飯店、大小公園等結合起來的區域,正式命名為「藝術智慧城」。

 光有超高層大樓,只是向寸土寸金的都會爭取垂直的空間;光有美術館,只是吸引少數的精英人口;光有電視台、電台,就像台北的各家電視台那般的孤獨,出入要憑證;光有公園,也不過是附近人們休閒的場所;光有公共藝術,台北市零零散散的公共藝術,有一些馬屁造形的作品,也有一些地點確實很難親近,辜負了藝術家的用心。

 然而,六本木Hills化腐朽(單調)為神奇,用人人可坐可臥可觸摸的公共藝術,觸發不論階層的藝術心靈,以當代藝術形塑社區的凝結力,以社區的凝結力推銷房地產,以媒體特闢的戶外舞台搭配美術館,動靜事件行銷全都有了,於是飯店有人住了,辦公大樓有人租了,再加上四通八達的交通措施,妝點六十棵櫸樹的二十二萬顆LED小燈泡,如夢似幻的行人大道,最後,名牌精品店也來了,這個叫都市改造計畫。

 高雄媒體中心最後的評估結論,自然沒有六本木那樣大的規模,小小的評估案,咱秀才人情一張紙罷了,只是點出一個小小的可行性評估方案,老實說,也沒啥創意。可憐姚局長在泛藍的強逼下,會將議題縮減成「華視南遷」,是不是和當初的評估築有關,不得而知,因為他自始至終並未參與這個過程,而我也是後來很晚才被告知的,還愣了一下,急急忙忙去找報紙,然後,隔天,變成中天新聞說我都找好華視南遷的地點了。

 我有位老師,泛藍的,要去選立委,我勸他不要,就算博士去了立法院也會變智障,老師不聽,果真在電視機前為了他的政策被封殺而哭得不成人樣;我有位年輕的朋友,要我提供建言,是去國外唸新聞系呢?還是留在台灣媒體工作,我說,到國外,你的知識會增長,留在台北,良心的建議,你會變智障。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