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9日晚上,香港警方以涉嫌參與非法集結罪名,起訴十四名反WTO的示威者,其中還包括一名二十二歲的台灣男子李建誠(目前為臺灣大學政治系四年級學生)。李生被逮捕、起訴後,引發國內各界關注,除了社運團體的聲援外,包括臺大大學新聞社、臺大學生會等社團也展開聲援靜坐、發起連署等行動,要求陸委會成立專案解救李建誠,現場並高喊「臺灣政府腐敗無能,臺灣學生自己救濟」,對政府沒有拿出具體行動,成立專案解救李建誠表達強烈不滿。
因不滿五年五百億高等教育專案特別預算專案落空,國立中正大學主任秘書陳孝平,2005年12月19日在教育部門口絕食抗議,他強調:「中正大學各項評比結果都不輸其他十二所學校,沒有理由被排除名單之外」與「據了解,教育部這次分配經費,一年一百億預算還有3.6億沒有分出去,教育部不該遺忘中正大學」;他的抗議引起社會各界的注意與該校師生、校友的聲援。待教育部同意中正大學可以提出申覆後,陳孝平才於12月20日結束絕食抗議。
2005年12月22日,海洋大學校長遴選進行候選人公開說明會,在第一輪遭淘汰的現任校長黃榮鑑,再度出現在第二輪候選人名單上,海大教授黃文吉不滿而在會場持擴音器抗議,並質疑上周五召開的遴選會議決議有瑕疵、遴選過程不公;而擁護校長的主任秘書吳忠恕上前要勸離黃文吉,於是,兩人對罵、拉扯,演變成嚴重肢體衝突的全武行。
以上三則新聞,會令人覺得所謂的台灣「知識份子」或「準知識份子」實在膚淺。
南韓農民在香港幾近暴民式的與港警進行街頭抗議、對幹,這種行為在任何國家都是違法的,政府為了執行公權力,有必要採取驅散、逮捕、起訴違法之徒;而台灣去聲援的團體或個人,除了要以和平、理性的方式來抗議外,更要尊香港的法律,一但違法行為已發生,依法接受法律的審判或制裁,是一種法治、民主的常識;但為了聲援李生,抗議人士到香港旅遊局丟雞蛋抗議、到陸委會「嗆聲」、「怒罵」及「強逼」政府官員要如何如何,實在是太過分了。在香港抗議被逮捕、起訴的李生及南韓農民代表等人已違法在先,如果台灣或南韓政府能影響香港的「司法權」,那真會是國際的笑話與天方夜譚。
再說中正大學的絕食抗議,教育部以五年五百億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是為了使補助的大學能發展為國際一流大學或頂尖研究中心,其中的補助包括:台大30億,成大17億,清大10億,交大8億,陽明5億,中央和中山各6億,中興4億,政大、台科大、長庚和元智各3億。除了長庚和元智大學是私立大學外,其餘皆為公立大學。試想,台灣還有多少大學,如果未得到補助且自認為有資格得到補助的大學,都有樣學樣到教育部靜坐抗議就能得到補助,那政府重點支持的政策豈非又成為「阿Q式」的齊頭平等。
最後說起「海大」的全武行,一個校長遴選的候選人說明會演變成暴力相向,已是大笑話,最令人汗顏的是對打的雙方竟然為「教授級」的「知識份子」。一般而言,稍微受過教育的人,皆知道武力解決爭議是「野蠻、暴力、粗魯」的行為;這群「高級知識份子」採取比小井市民不如的做法來解決爭端,只能使我們聯想到他們徒受「獸性」的教育,不僅「浪費」國家的教育經費,更失去社會對「高級知識份子」的期待,我們還能奢望他們教出「品學兼優」的學生嗎?
台灣教育界的病態,上述三例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多少各級學校的校長、事務主管或教職人員,為了鑽營職務而出賣「知識份子」的良知和尊嚴,而未被揭露出來的?台灣教育改革首重教育人員必須革心,以及剷除教育界敗類,否則台灣教育危矣!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12.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