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縣市議員及鄉鎮市長上,泛綠得票率持穩定成長。
泛綠在縣市議員的得票率從1998(16.4%),2002(19.8%),到2005(24.59%)。
泛綠在鄉鎮市長的得票率從1998(18.6%),2002(20.1%),到2005(24.41%)。
這個結果除顯示綠色執政,慢慢讓人民所接受外;也代表台灣意識漸漸成長擡頭。
持平而論,這種地方選舉,靠的不外乎派系及買票。在中國黨長期的地方經營「實力」下,抗拒誘惑的台灣派選民,還能穩定成長,其實是可以看到台灣未來的一點希望,台灣派無需在此時,妄自菲薄!
其次,在縣市長選舉上,泛綠得票率並沒有流失太多,大約在2%左右,也就是泛綠的基本盤還在。
泛綠在縣市長的得票率從1997(43.5%),2001(45.3%),到2005(43.08%)。
這當然是個警訊,似乎泛綠無法掌握執政優勢,徹底改造中國派及爭取西瓜派的支援,明知三合一選舉對泛藍比較有利(藍營從基層買上來,可說是企業化經營,行之有年),為何不早點處理黨產問題,沒有錢,我看你怎麼搞。明知泛藍媒體多,為什麼府內高官,束手無策!明知泛藍貪汙多,為何平時不辦!我只要求「依法行政」!
雖然選舉結果,縣市長席次少了,但在選舉中所有提出的政見,中央可執行的,務必趕緊放手去做;所有選舉中發生的訴訟,要有告到底的決心,以正人心!要拉攏西瓜派,其實不需向中國派傾斜,只要清廉,依法執政,除惡務盡,少說多做!多次經驗的結果顯示,向中國派傾斜,並不會得到中國派的選票,反而流失西瓜派的票!
最後,台灣人「貪財,怕死,顧面子」的習性也要改一改了!想一想,只要有一天,台灣人「不貪財,不怕死,不顧面子」,就是台灣國家真正獨立的時候!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12.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