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 首頁

「贏回台灣」之後會不會是「台灣淪陷」?


/吳鴻徹

 中國黨對於這次三合一選舉的定位為「贏回台灣」,結果果真贏回大半部台灣,可以重享地方施政的滋味,這意味地方分贓比施政績效重要,黑金政治與黨庫通國庫已不是人民考慮的重點,在地方選舉標舉「反共保台」已喚不回多數人民的關愛,這是人民對扁政府與民進黨一再失望,不滿情緒累積已久的結果。

 二○○○年,台灣人民希望變天,台灣人民有兩大願望,其一希望確保台灣主權獨立;其二期待台灣變成一個公平公義的社會,讓台灣人民出頭天。五年來陳總統與民進黨最為人民所詬病有二,其一對選民的承諾失信;其二在施政上改革無力。廣大支持者認為陳總統與民進黨已喪失民進黨創黨的基本精神。

 陳總統兩次總統就職演說均內涵「四不一沒有」,這是一種告饒,只要你不打、我就不獨立不修憲,這是台灣版的「不武不獨」政策,會遺害子孫,第一次就職演說有穩定國內外政情的考量,尚可體諒,第二次就職演說再宣示,就太令人失望了。

 後來的扁宋會、對歐盟議會的視訊會議談話、連宋中國行的支持與祝福、制憲正名的態度,讓我們無法體會陳總統對台灣主權獨立之堅持,陳總統與民進黨應該檢視施明德、許信良、沈富雄這些人的心路歷程與行跡,當他們偏離台灣主體意識的時候,這些自命不凡的英雄人物就遭受人民之唾棄。

 瞻前顧後,改革無力也是人民失望之源,我們寧願看到市長時期大力改革的「鴨霸」扁再現,也不願看到一位身段柔軟的總統,我們希望是有魄力、有執行力的陳總統,在不必修法的施政中,應仍有寬廣的改革空間。當國親持續施行焦土政策時,仍以「和解共生」對應,熱臉貼冷屁股,廣大支持者會爽嗎?

 情緒上已教訓了民進黨,中國黨的「贏回台灣」已經獲得初步勝利,這是不是台灣邁向「淪陷」的第一步?值得要教訓民進黨的人士及台灣人民深深省思,未來你想迎接的是黨國體制或是一國兩制?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