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 首頁

懲罰台灣,何異自殘?


/吳鴻徹

 一位關心台灣的朋友告訴我,「台灣民眾被統派內外影響分化成功了。」這句話讓我心有戚戚焉。在遭遇親中兩黨人士及統媒惡意的圍剿,日夜痛罵的情況下,阿扁總統已不再是曾備受寵愛的「台灣之子」了。

 很多人都認為阿扁總統對於TVBS涉嫌外資事件的講話是有偏失的。台灣人已受夠了五十五年的不公不義,這幾年還要飽受TVBS扭曲事實、扭曲社會價值觀和謾罵,實在是一肚子火。台灣人亟需要阿扁總統給予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總統身段柔軟不是壞事,重點是有些人已不認同國家,也不認同民選總統,他們正在台灣及民選政府進行文化大革命,正用心的鼓吹造反有理及美化恐怖份子的罪行。社會多元,總統身段柔軟包容是必要的,惟對於遊走法律邊沿,甚至已涉及犯罪者,絕對有必要維護社會正義及法律之尊嚴。因此,當國人覺得阿扁總統有「縱放」TVBS之嫌時,當然要義憤填膺。

 總統所說,「阿扁不可能在任內關掉任何一家電視台」,其實並非「衛星廣播電視法」的用語,國人完全忽略總統所說,「任何人有遵守國家法律的義務,媒體也不例外」。換言之,新聞局更應依總統講話按「衛星廣播電視法」依情節對TVBS為警告、罰鍰、改頻道、停播、撤照等處分或處置。撤照與非法律用語的關台應是有距離的,只有專制國家才會作「關台」的動作。阿扁總統只是指出「依法」才是「遊戲規則」,總統祇是設一個停損點,讓國內外沒有藉口,讓國家社會安定而已,並沒有干預行政院執法的分寸。

 阿扁總統講話之後,一些本土知識份子,有的直覺反應給予最高規格的譴責,有的呼籲要讓民進黨在三合一選舉大敗一次。前述阿扁總統指出「遊戲規則」和設一個停損點如果是對的,則「直覺反應」即有不夠週延;讓民進黨大敗一次,應也是情緒反應。其一,陳總統不等於一些優秀的縣市長候選人,那樣的呼籲對於候選人並不公平。其二,陳總統不等於民進黨,那樣的呼籲對奮鬥不懈的黨員及蘇貞昌主席也不公平。其三,陳總統代表台灣並不等於台灣,那樣的呼籲愧對為台灣奮鬥的民主前輩,無異在懲罰台灣,也在懲罰台灣人民的未來。

 中國正聯合次要敵人國親兩黨,消滅主要敵人民進黨政府,終極目標當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觀察馬英九所領導的泛藍立委力推「和促法」、力擋軍購案,氣焰何等囂張,台灣處境何等嚴峻,本土知識份子應深入作系統思維,不能被分化,也沒有被分裂的本錢。如果沒辦法幫忙清除路障,也不是丟石頭的時候。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