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 首頁

文爭武鬥的台灣國會


/楊以仁

 我們從台灣共和國的革命立場來說,十月十一日台灣立法院的「武鬥」事件,只是革命的小漣漪而已。泛紅藍軍的親中黨挾持多數暴力進行反動,壓迫台灣民主自由向上提升的民進黨,企圖通過實質奪權以達成投降中國為目的的「NCC法及和促法」,率先動手而爆發嚴重衝突。這是台灣馬克思政治階級鬥爭的開始,我們必須留意後續的演變。

 台灣為了抵抗舊勢力專制政權的復辟,為了台灣民主自由的未來發展,我們必須不斷地「鬥爭與動亂」,直到完成台灣人民當家做主的終極關注。台灣的政治歷史本就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台灣追求自主的歷史,就是台灣人民被剝削壓迫階級與外來統治者剝削壓迫階級的鬥爭,以求台灣自身的獨立生存和發展的歷史。

 我們從台灣最近幾年藍綠兩軍的對抗,看到台灣以各種形式的階級鬥爭,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展現。最顯明的是透過細緻的媒體與教育的「文爭」與立法院和示威遊行的「武鬥」一起雙打台灣。事實上,台灣政治階級鬥爭的形式有公開與隱蔽,有和平的「和促法」,有戰爭的「反分裂法」,有媒體的「NCC法」,有經濟的中國開放台灣水果「零關稅法」,有物質的、有精神的、有意識的各式各樣「文爭武鬥」。

 然而,泛紅的親中黨與中國共產黨,最終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就是糖衣毒藥的「戰爭」,奪取台灣政權,推翻台灣主體,中國統一。而泛綠的民進黨與台聯黨,最終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就是名正言順的「建國」,台灣主權獨立,人民當家自主,永續執政。

 我們記得中國國民黨統治的時代,在1980年代拍攝一部反共宣傳電影「皇天后土」(The Coldest Winter In Peking)。這部電影曾經榮譽70年金馬獎最具有時代意義的特別獎,教育部頒發優良教育影片獎,新聞局甄選參加國際影展。這部電影曾經在香港一度被禁止上演。如今再重新觀之,看到現在的親中黨那副舔食中國屁眼的狗屎德性,真是一大嘲諷。

 那部電影以文化大革命和四個現代化在大陸風起雲湧的經過做為背景,時間則經歷父母和子女三代,長達二十多年。描述毛澤東以煽動中國民族主義抵抗美國帝國主義之包裝,實行文革的官場階級鬥爭,把自己神話為救世主,出一本像聖經的「毛語錄」,洗滌整個中國人民的大腦。

 其中有一段劇情,由台灣現任親中黨立委柯俊雄所扮演的一個角色,因為家庭有國民黨背景,在鬥爭中牽連,被打入「黑五類」,後來被大兒子「大義滅親」揪出來遊街示眾,回家後又看到小兒子說:「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氣憤的把小兒子給掐死。

 如今,我們看到這群親中國的「中國親民黨與中國國民黨」在立法院的「文爭武鬥」,我們現在有著跟那位父親一樣的心情。皇天在上,后土在下,台灣人民還要受多少苦難?請親中反台政客們將心比心吧!(楊以仁/澳洲台基會長,牧師)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