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甚囂塵上的所謂「黨政軍退出媒體」,在部份政治人物起鬨帶頭與部份別有用心的大眾傳媒推波助瀾下,把原本一個與執政黨扯不上關係的事,變成了一件裏外不是、自廢武功的政治事件!
黨政軍退出媒體的訴求,主要是針對國民黨政府在戒嚴時期,一方面以戒嚴時期的各種戒嚴管制規定來箝制所有的大眾傳媒,並扼殺一切不受國民黨擺佈的本土傳媒,另一方面卻又以政黨、政府機關以及軍方所掌握的資財,大肆興辦電視台、廣播電台、報社、書店、出版社等,表面上是言論自由,實際上卻是壟斷與封鎖大眾媒體。國民黨透過這種兩手策略、以黨政軍的力量將整個社會的大眾傳播媒體牢牢地掌控著,試問,在這種威權統治與黨政軍操控下,大眾傳媒所傳達的聲音,是國民黨的意思?還是百姓的心聲?
國民黨執政的時代,為了掌握政治機關、控管社會輿論及民情,國民黨對於所有大眾傳播媒體的箝制程度,只能以滴水不漏的方式來形容。國民黨對媒體專制極權的一貫作法,在宋楚瑜最能發揚光大,當他擔任新聞局長時,下令電視台禁絕所有的台語節目,導致當時電視台裏收視率最高、最受臺灣人民喜愛的黃俊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史豔文」,被腰斬橫死在宋楚瑜的手裏!所以,要求「黨政軍退出媒體」的形成,是有其原因與歷史背景的!
反觀部份民進黨籍公職所擁有或擔任職務的部份傳媒事業體,這些傳媒事業都是早年戒嚴時期,臺灣民主人士為了要打破國民黨對大眾傳播媒體的封鎖箝制,為了能真正反映基層人民的問題與所受的欺壓,往往是一小群熱心臺灣民主運動的地方人士,以極少的資金、極簡陋的設備所設置成立。
這些在戒嚴時期為了突破國民黨政府壟斷的地方性傳媒事業,都只是地方性、真實反映一般基層人民心聲的小型傳媒事業而已,跟從前由國民黨以黨政軍資源所設立掌控的台視、中視、華視、中央廣播電臺、復興廣播電臺等相比,民進黨人士的傳媒事業,哪來的什麼黨政軍介入呢?而既然不是由黨政軍方所出資設置與控制,又哪裏會有什麼「黨政軍退出」的問題呢?
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媒體獨佔與壟斷有多嚴重,即以有線電視業來說,目前全臺灣47個有線電視經營區,有高達63%的經營區是獨佔的。在系統業方面的五大業者,光是國民黨籍業者所經營的東森與和信集團,就各自掌握了十餘家系統台,及約一百萬的收視戶,其他為太平洋聯盟、台基網及卡萊爾,也各擁有約50至60萬的收視戶。以全國大約四百萬的有線電視收視戶來說,這種還不算是壟斷與獨佔嗎?到底是誰該退出媒體,應該很清楚了!
另外,在我們每天所看得到的新聞電視台裏,特別是那些國民黨人所投資經營或製作的新聞報導與節目,有九成以上的報導內容,若不是殺人放火,就是偷搶酒色,再不然就是經濟敗壞不景氣、政府無能不安定,整體內容經常偏頗到連一件好事也沒有報導過!根本就是在「報衰政府」、「報衰社會」!
相反地,這些電視臺所耗資製播的各類有關大陸方面的報導或節目內容,清一色地都是美麗的自然風光與饒富趣味的風土民俗,一面倒地宣揚大陸各地的好山好水、好人好事與好東西!這種假媒體言論自由、行偏頗誤導民眾之實的可怕做法,簡直就是在替中國共產黨對臺灣做統戰工作!大陸那裏什麼都好、什麼都對!真的嗎?
其實,追本溯源起來,黨政軍退出媒體只是立法院在廣電三法修法爭議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其實還有更巨大、更攸關人民權益的問題隱伏在這次的修法中。而「黨政軍退出媒體」只不過是一些有心人士有心誤導全民、準備瞞天過海所嚷嚷的口號及花招罷了!口號背後有個黑暗的陰謀,阿扁政府應該要看清楚才對!(侯水盛/立法委員)
http://www.sou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