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媒體修理站

《媒體修理站》

藍營及統媒操作「相對剝奪感」

/沙普尼

 和媒體對抗,要對抗的,其實就是藍營長期藉掌握媒體優勢,操作不同族群間的「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所謂「相對剝奪感」,簡單說,就是妳有我沒有,產生的忌妒感.或是我認為我該有的,卻得不到的挫折感。

 過去,媒體不開放,台灣人被屠殺,迫害的歷史被掩蓋,台灣人的挫折被壓抑。解嚴,媒體開放初期,逐漸浮現的歷史真相,讓台灣人的「相對剝奪感」(相對於外省權貴&族群)發酵,黨外勢力逐漸抬頭,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然後政黨輪替,終於,台灣人的政黨,有了執政的機會。

 然而,過去保守反動集團,仍享有媒體優勢──因為媒體開放,民主派的民進黨願意主動「自制」、黨政軍退出媒體;其結果,卻是老實的台灣本土政權,自己繳械。

 藍營兩次敗選,民主體制確立,被全世界稱做「寧靜革命」,號稱新的「台灣奇蹟」,敗選後的藍營呢?中國國民黨高級黨官,有黨產可支配,因此,不需要真正徹底的反省,只要找回選票基礎──於是,開始展開「民主內戰」。

 唱衰台灣和歌誦中國,是媒體操作的一體兩面,都是民主內戰的手段。

 所謂的「唱衰台灣」,就是說:凡是台灣的成就,就掩蓋,用來neutralize本土派的潛在支持者;凡是台灣(或執政的民進黨)的缺失,或本土派的失敗,就擴大,讓選民失去對本土政權執政的信心。

 對年輕人,政治冷感者,就操作「相對剝奪感」──經濟不好,物價高漲(統媒會刻意掩蓋國際油價和原物料高漲的趨勢),買不起房子,生活過不下去(其實對「都會年輕男女(註1)」來說,是羨慕有錢人的優渥生活,而他們幾乎沒有機會能在短期內,透過「正常手段(註2)」擁有),有錢人越有錢(先不論全球M型社會的趨勢),而阿扁就是「有錢,貪腐集團的代言人」──紅衫軍就是這麼來的。

 奇怪的是:這種操作真的能成功。過去的中國國民黨,以政府資源收買地方派系(無論是「崔台菁」式的分配幾個官位給台灣人,還是透過「科舉」(早期有甲等特考),提拔幾個台籍精英),以市場壟斷和特許(例如台塑)收買本土財團,共同構成統治集團,而被稱做「黑金政體」,現在利用媒體優勢(關於媒體優勢的成因,絕不能只化約為中資滲透,其歷史根源,另文再談),竟能同時成功動員:(1)外省族群的危機感,(2)本土年輕族群的相對剝奪感,不能不說是「另類台灣奇蹟」。

 「相對剝奪感」,政治衝突的根源,動員的基礎,真的很好用!



 註1:這裡所謂「都會男女」,非指居住的區位,而是他們的物質基礎(工作,收入來源,消費和偏好的型態)。喜歡「sex & the city」影集的影迷,就反應他們的status。

 註2:搶銀行當然是快速致富的 options之一,不過,風險很大;簽注大樂透,既合法又保有一線希望──即便連續槓龜,也還有希望。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