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媒體修理站

《媒體修理站》

我為什麼討厭《中國時報》?

 ── 一個中國人看《中國時報》

/魯克

 上次我說了臺灣的 TVBS電視幾句話(編註:《一個中國人看TVBS和李濤》),這回我想和大家談談臺灣媒體另外一個專制遺腹子——《中國時報》。

 一、假中國報紙

 不熟悉臺灣媒體的人,一定以為這是中國的大報刊,其實這和中國一點界也不搭。這只是臺灣的本地報紙,你只要看上幾期,就知道裡面的內容也是如此,他們這裡「中國」指的是,根本就是名存實亡的「中華民國」,為什麼這麼說,大陸的人很容易理解,告別內戰都「有五六十年了」,就連四九年前的毛孩子也有七、八十歲,居然還要我們(大陸人)回過頭接受這個作古「舊中國」,實在是勉為其難。

 如果你們是正統的中國,我們是什麼?而對普通外國人來說,不管在西方還是在東方,CHINA就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會冒出來什麼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對他們來說臺灣就是一個地名而已嘛,誰會去深究這其中的淵源?

 所謂名不正言就不順,這個打著大中國旗號的報紙,搞笑得很,從頭版到主要新聞大都是關於臺灣本地的事情,你說你是《中國時報》,可是,提到中國發生的事情都是在內頁的邊角旮旯裡,比如「汕尾事件」、「哈爾賓的水污染事件」、「太石村事件」、「煤礦災難事件」等等,這些連國際先驅論壇都擺在首頁頭版的新聞,你們怎麼自己就做縮頭烏龜了,不報導或者簡單報導。

 甚至在一些大是大非的政府暴力屠殺事件上(12.6事件)用所謂「各打五十大板」話來混淆視聽。而面對著對岸「強大」的中國,這種媒體就像鴕鳥一樣視而不見,如果只關心自己的政黨的得失,根本不關心所謂「大中國」的政治,經濟,人權,民生,那就是妄稱中國的名了。

 二、《中國時報》不配做臺灣人的媒體

 《中國時報》不是中國人的報紙,也說不上是臺灣人民的報紙,因為它和中國的黨政機關報一樣,起初是KMT的禦用媒體,現在仍然在泛藍掌控下。

 在蔣家王朝專制下的臺灣,這個媒體對 KMT的惡行粉飾太平暫不說。就說現在,雖是自由媒體時候了,它作為KMT 喉舌的角色也沒有改變,還是那麼高姿態地抨擊所謂綠色的「草民政府」、「跛鴨陳水扁」,而忘記了自己的前科,忘記了過去曾為暴力編謊言的歷史。

 幸好臺灣還有其他不同的聲音,例如《自由時報》、《臺北時報》等,《中國時報》這個媒體失去了黨國專政的保護傘,再也不能強姦民意,以前的那種權威霸道的地位早就一去不返了。 

 記得去年,臺灣立法要求黨政軍退出媒體,這家媒體差點沒有了願投資股東,不知道將來的出路如何,急得那個前任 KMT黨主席連爺爺,準備自掏腰包買下來。我還清楚記得在那段時間,整版面的對他的主子中國之行的歌功頌德,簡直把連戰供為皇帝,天天在那裡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實,這一次的中國訪問對大陸人來說,樂觀的是臺灣像香港一樣快統過來了。連只不過幸運地得到了胡錦濤對 KMT訪問請求的一個善意的回應,連就好像一下坐了榮耀火箭筒,從敗選的地獄被呼召上了天堂。所以,當他見到中南海的「大場面」,見到胡錦濤,激動地「無語言表」,老淚要流。

 在北大的紅色講臺面前,他心中的那個「統一大中華」的中華民國的夢早忘記的一乾二淨了,居然說出來「我們為什麼不可以一起賺世界的錢!」可歎啊!全世界出了這麼一個民主國家的政黨領袖,居然把掙錢放到國家安全之上,放在自由價值之上;還有一句他的「毒」話的就是所謂「聯共制台獨」,那不是在出賣臺灣,分裂臺灣是什麼?要知道支援曾有台獨綱領民進黨的民眾,在島上絕不是少數。 

 就這樣的幾句屁話,居然這種媒體炒作什麼「國共跨時代合作」和什麼「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這回明明是「共國合作聯姻」,消滅所謂「 Renegade(想叛逃)」的臺灣,籍此建立大一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時報》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中國時報》曾在兩蔣的專制下,曾是堅持「誓死不與共匪談判」,現在卻出來180度,投降大回轉,真是絕妙的諷刺。《中國時報》說連戰的演講可謂大智大勇,可在他們曾要反攻的專制共產的面前連「中華民國」提都不敢提,這怎麼是有勇氣有智慧的人?

 一個甘心做出賣臺灣人的中國人的喉舌,這種媒體怎麼配做臺灣人的媒體。

 三、《中國時報》是不講究客觀公正的媒體

 公正客觀的媒體關心社會,監督政府沒有錯。但是,一個被黨派操控的媒體,卻用人民的的聲音,糟蹋自由言論,炮製政黨惡鬥,歪曲民意,刻意編造社會不滿假像,造成社會局勢動盪,這就不是一個客觀公正的媒體。

圖一

 就比如說經濟,《中國時報》天天說扁政府是無能的政府,搞得經濟一塌糊塗,說什麼「拼政治不拼經濟,讓國家競爭力全速下跌」(圖一),真是這樣麼?

 事實上,陳水扁主政六年,臺灣在經濟上取得的成就,在世界各項評比中是有提升的,比國民黨執政時進步許多。

 以 2005年為例,臺灣在成長競爭力排名世界第五,比南韓的第十七名、香港的第二十八名、中國的第四十九名優秀許多;在商業競爭力方面,臺灣則排名第十四名,也領先南韓的第二十四名、香港的第二十名、中國的第四十九名(國際權威性的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 WEF,所做的評比),這些在後來的陳水扁的告人民書中都有說到。

 說到第一家庭的親戚弊案,《中國時報》這類媒體「爆料」為的是煽動政黨鬥爭情緒,借此運作「倒扁」的政治風暴,其實許多臺灣的政治人物,在執政時都有類似的相關弊案,比如宋楚瑜、馬英九的親友(兩人也都曾經有不乾淨的政商關係「合理懷疑」,如興票案、梁柏熏案、陳由豪案、銀行合併案、接收龐大黨產案、販售黨產案……等等),為什麼這些事情,就不糾纏,不提及,不深入報導?

 《中國時報》這種對政府元首的人格抹殺,誇大社會負面,嚴重誤導民意,已經造成社會動盪,而且叫囂「推翻扁政府」,其目的為了阻擾改革,掩蓋黨產黑金問題,這樣的媒體怎麼是代表人民的聲音?

 我認為媒體立場應該獨立在任何政黨之外,真正站在人民一邊,不為政黨惡鬥的權謀所利用。所以,這就要求報導確鑿真實,評論強調平衡。我們知道,《華爾街日報》不管它的全世界哪個地區版本,他的新聞和評論都是版面獨立分開,新聞講究深度真實,也很少把記者自己的評論放到當中。而被世界指責新聞和評論不分家(新聞中夾帶評論,標題帶輿論導向)的左派的《紐約時報》,在他的評論版也會放上一些右派的、保守派的觀點文章,比如以前的專欄作家威廉•沙費爾,現在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使得高調抨擊美國布希政府的這個媒體增色不少,這種平衡的作用讓人看得到這是人民的聲音,從各類觀點的文章中,你也無法斷定這家媒體是到底屬於民主黨的還是共和黨的喉舌,他們強調的是自由價值,而不是黨派的利益得失。

圖二

 可是,《中國時報》就是公正媒體反面的典型。你在上面根本找不到對立派(綠色)的觀點文章,從新聞到評論都是一面倒。比如說,他的 6月 20日頭版,標題是「扁今獨白,馬明踢館」,副標題「向人民報告,不接受提問」(圖二),你看這個標題「獨白」、「不接受提問」明顯就是貶義,而且文中主觀臆斷地說,陳水扁不準備就所矚目的 SOGO禮券案、台開案爭議等等加以說明。看完報的人,一定對扁政府很氣憤,他怎麼可以這麼霸道不接受記者提問,怎麼可以不向人民交代清楚。

圖三

 可是,事實怎麼樣呢?當晚長達兩個小時的陳水扁誠懇的講話,一一的回應了十個泛藍提出的罷免理由並解釋了諸多的問題。為什麼《中國時報》就可以在扁沒有說話之前,肆意歪曲,過度偏狹的推測扁的報告內容?而就在扁報告之後,《中國時報》的專欄又跳出來說「求生脫困十招」,(圖三)所謂「混淆邏輯,似是而非,顛倒時空,稀釋弊案……挑釁言辭,操弄族群」,加上反諷的「偉大的陳水扁,我們錯怪你了」等等。

 我這裡不加論斷,有心的人可以自己看看「告人民書的直播電視」,如果你錯過了直播電視,可以在網上的電子媒體,看看當天的報導全文。陳水扁怎麼就「混淆邏輯」、「挑釁言辭」、「操弄族群」了?難道一定要承認自己有弊案,腐敗了,那就是有邏輯,解釋的清楚了,不說慌了,不挑釁了,不操弄族群了?《中國時報》這種咄咄逼人的架式,誰看了都會反感!

 說到不公正,《中國時報》上,就連照片上取用上都帶褒貶色彩,藍色的人個個都像中國電影裡的鐵血英雄,光輝燦爛,正直清廉。而綠色的人則鼠頭賊眼,要麼萎靡頹廢,要麼囂張跋扈,就像是漫畫裡的惡者。在《中國時報》的頭版、次版上,大都是泛藍的好消息和政治精英英雄事蹟,如果有綠軍的新聞,一定是泛綠的內鬥狗咬狗,什麼不明晰的醜聞和不確定的弊案等,這不是文革時期各派相互污蔑大字報又是什麼?

圖四

 大家有機會看看6月20日《中國時報》第二版的照片(圖四),其中有一幅,是馬英九、周錫偉、胡志強等一起做「罷扁反腐」的文宣,裡面的幾人喜笑顏開,尤其胡志強笑得嘴巴都變了型,而周錫偉笑得眼睛成了一條縫。我真的想不通,反對腐敗應該是為人民氣氛填膺的,怎麼會這麼樂開懷!我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對於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社會動亂都是憂心的,不管是中國國內還是海外,都希望爭端問題早日和平解決,可是,《中國時報》卻為社會動盪,煽風點火,幸災樂禍。

 四、《中國時報》是反自由的聲音

 《中國時報》表面上看是講求自由、民主價值的,其實你多看看裡面的專欄,你就會大失所望。當世界為美國把阿富汗從塔利班解放出來讚美之時,在伊拉克人民為美國的推翻薩達姆得到自由而歡呼之時候,《中國時報》大專欄作家南方朔卻在旁邊冷嘲熱諷,把這一切歪曲成美國在謀求世界霸權。就這樣和世界的左派參合到一起,不斷地抨擊美國的幹預的軍事政策。

 最近,《中國時報》登載了一篇林博文的文章,大肆詆毀和侮辱著名的保守派旗手 Ann Coulter 為毒嘴,Ann Coulter 這位仗義敢言的保守主義者,在美國反恐戰爭中,在文化言論的戰場上,堅定地支援和維護美國的自由價值,就因為這,所以,她的博客網站受到網民熱烈的擁戴,點擊率幾乎排在美國前幾位。可是,《中國時報 》歪曲真相,橫加指責,這不是和自由價值為敵又是什麼?

 而對於中國的民主自由維權的事件,《中國時報》卻置若罔聞,相反加大宣傳中國內地的經濟成就,縮小因為專制下的行政改革造成的貧富懸殊,以及人民的抗爭行動的影響力,粉飾和美化專制政權下邪惡。

 《中國時報》對歷史同樣不負責任。張戎和她夫婿推出的最新英文專著《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詳盡敍述了毛與中國的那段歷史,其中的故事真實可考,在書的末尾附有一百八十多頁的文獻資料參考,該書被西方報章《華爾街日報》譽為「古拉格群島」,讓人們重新評價毛的歷史定位,還原歷史真相。可是,在這本書中文版上市之前,該報跳出來引用二流親共史學家史景遷的小部分書評,來反駁張戎的故事的真實性,抵消這本書對毛邪惡的殺傷力,試圖推掉蔣介石獨裁導致喪失國土的責任,並且美化毛制下中國的歷史和神化毛的歷史功績。這不是和自由價值背道而馳,又是什麼?

 當臺灣安全受到專制的武力威脅時候,《中國時報》卻代表一些極端泛藍立委在輿論教唆反軍備預算,強烈反對軍購,說什麼不做凱子。難道保衛國土也是凱子?《中國時報》要反扁也就算了,為什麼嘲笑美國的軍售,急著和代表自由價值和保護臺灣的老大哥美國劃清界限?

 《中國時報》就是這樣沒有價值的一份濫報紙,每天吐著毒氣的毒蟲,污染著所有閱讀者,中國知識份子要小心,臺灣人更要小心,這個 KMT的專制遺腹子不知道要坑害多少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民主的臺灣什麼時候才能擺脫這個臺灣自由的絆腳石。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