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齋藤正樹代表(相當於大使)辭任以後,7日該協會決定由前以色列大使今井正接任。齋藤是在五月時因為說了「台灣國際地位未確定」的言論,造成國民黨馬英九政府對日本政府的不滿,最後辭職。
馬英九政府上台以來的日、台關係,和陳水扁前政府的蜜月時代相比,正急速冷卻中。
由於民進黨的陳水扁政府重視對日政策,去年5月馬政府上任前,當時的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池田維代表曾表示,「現在是日、台關係自1972年斷交以來最好的狀態。」不過,去年6月,台灣海釣船和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視船在尖閣諸島衝突,當時的行政院長劉兆玄說,「和日本不惜一戰」之後,日台關係便開始惡化。
最後,台灣駐日代表許世楷也辭職。加上這次齋藤的辭職,換句話說,日、台雙方的大使在任期未滿的一年半中雙雙辭職,可以說是非常異常的現象。
日本政府過去以來的立場,是不就台灣的法律地位發表意見。因此,齋藤的發言,不論是齋藤本人或日本外務省都承認確實不當,但是,齋藤謝罪後,台灣不但不讓齋藤和馬政府幹部見面,並且頻頻向媒體爆料,批判齋藤。這種強硬的手法,讓日本方面非常不快。
馬政府對於自己統治台灣的根據被日本大使親口否認,而對日本有疑慮。
不過,另一方面,為了平衡對中關係的印象,馬政府也常常表現很重視日本:譬如,開設札幌事務所,實現工作假期簽證(Working Holiday)。但是,接踵而來的紛爭,並未使雙方的不信溶解,反而傷害了民進黨時代的「具體感」的台、日關係。
日本自民黨在總選舉大敗,親台派的議員組織「日華議員懇談會」人員大幅減少。握有政權的民主黨的幹事長小澤一郎,將於本月率領大批議員前往中國訪問,強調其對中重視。一般認為,馬政府的國民黨過去和自民黨不錯,但對民主黨卻沒有管道,因此,短時間日台關係很難改善。
在台灣也是如此,中國的要人及企業家接連訪問台灣,相對地,日本在台灣的「存在感」下降。台日相關人士認為,「台日關係的惡化,只有中國得利」。(野嶋剛/朝日新聞)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9.12.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