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楷:日本對馬疑慮漸消,莫因糾紛受損


/綜合報導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邀請許世楷專案報告,許世楷以「士可殺,不可辱」拒絕列席,這種風骨獲得高度肯定。他在書面報告中強調,日方已經逐漸消除對馬英九的疑慮,不宜因漁船糾紛損及雙方互信基礎。

 許世楷的「中華民國與日本最新關係發展」書面報告,是在受辱之前就已送達立法院,顯示如果立法院反日派立委不先污辱他,他是會依照安排前往立法院報告的。

 他在書面報告中指出,馬英九當選之前,日本輿論均擔憂馬英九「反日」,馬當選後,日方密切注意新政府動向,在馬出席烏山頭水庫八田與一技師追思會後,日方逐漸消除疑慮。

 報告指出,這是對日關係良好的開始,宜善用契機開啟雙邊關係新頁,不宜因漁船糾紛損及雙方互信基礎。兩國邦誼乃長期利益,國家大計千秋為重。

 書面報告表示,總統大選後,「日本對我國未來大陸政策高度關切,關切程度之高,為近年所罕見」。由於對中國將採取經濟開放等接近措施,未來日方必然更加在意我方動向。在雙邊實質互動上,「預估日方有可能為爭取我國繼續對日友好,擴大釋放善意」,未來如何運用兩岸關係,順勢推進對日工作,當為主要課題。

 書面報告也指出,聯合號海釣船遭日撞沈事件,經奉外交部訓令積極交涉,除日本行政部門,亦洽請日方多位政要出面協調,終獲部分善意回應,船上人員於事發當天三日內,相繼返國,船長亦於本案送檢後,即得返國,實屬不易。

 報告指出,本案後續處理部分,日方已經釋出部分善意,賠償訴訟應先經法律專家審慎研議,「其中循法律途徑,勢必觸及我船長違反我國法令,有關娛樂漁船活動範圍不得超越自我國本島起二十四海里以外的規定,宜先經法律專家審慎研議。」

 報告表示,當今世界潮流,國際爭端應和平理性處理,並非訴諸情緒化手段能解決。釣魚台主權當須捍衛,但也應於目標上精確評估國家整體利害得失,講求策略運用,預留談判轉圜空間。

 報告說,對於政要搭艦赴釣魚台宣誓主權,或民間人士出海保釣,雖可一時鼓舞士氣,但雙方船艦短兵相接,極易釀成衝撞,導致不幸後果,仍宜審慎行事。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