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文──澳洲下任總理?


/邱垂亮

 上週五(12月1日),澳洲工黨影子外交部長陸客文(Kevin Rudd)宣布向工黨領袖比茲里(Kim Beazley)挑戰領袖位子,很多朋友知道我和他滿熟的,問我,「他能贏嗎?」我的答應很肯定,「他能!」

 因為我認識的陸客文聰明絕頂,能文能武,外表看起來溫文爾雅,能言善道,辯才無礙,內心也思想豐富,喜歡看書,會想東西,有定見。最重要的是,他是我一生認識的最有政治細胞的人物,可以和現實主義祖師爺、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比美。他絕不是輕舉妄動的政治高手,他像武術高強的劍客,不輕易出劍,但一出劍必中要害。

 不過,我欣賞Kevin的地方不是他像季辛吉的銳利現實主義和權勢政治,而是和老季不同,除了高深的智慧和知識外,他比老季更有人性、人情和人道主義,更有人類應該「自由、平等、博愛」相處的理想主義。所以,在美國,老季屬於菁英主義、資本主義、保守主義的共和黨,而Kevin 在澳洲,屬於較人道主義、平等主義、社會主義的勞工黨。

 這個對基本人性、人道的不同看法,很重要。讓Kevin和老季不僅在人類文明發展願景(vision)上看法不同,在實際政治、政策上,如越戰、伊拉克戰爭、勞資關係、社會福利、環境保護等問題上,他們的看法都可能因而南轅北轍。

 Kevin出生農家,11歲時當農夫的爸爸就不幸車禍去世,母親重操護士舊業養活四個兒女,相當貧寒。但他從小就很有向上奮鬥之心、之志,喜歡看書,思考問題。中學全校第一名畢業(dux of the school),老師都稱讚說,「有一天你會成為澳洲總理」。

 他進入澳洲國立大學(ANU),學的卻是冷門的中文和亞洲研究。他的中文比很多中國人都要好。畢業後他進入外交部,表現亮麗,派駐過瑞典和北京。1980年代後期他在北京,親眼看到北京之春的蓬勃發展,但1988年他就辭去外交官生涯,離開北京回到昆斯蘭當州長高斯(Wayne Goss)的幕僚長,因而沒有目睹1989的天安門屠殺事件。不過,我知道,他對中國的民主化有一定的期待。

 他1998年選聯邦眾議員,我們台灣同鄉為他辦了一個龐大募款晚會,他發表了一篇精彩的演講,文情並茂,令同鄉們印象深刻。我們也為他募了一筆不少的競選經費。

 1998他順利當選,2001和2004他高票連任。但是,他的選區重劃,台灣選民大減,他與台灣同鄉之間的互動也大不如前。有人因而對他不滿,認為他越來越傾向中國,忽略他當年對台灣自由民主化成功的高度肯定與支持。

 同鄉的批評有一定道理。Kevin近年來以影子外長身分勤跑北京,與中國維持非常良好關係,與台灣有漸行漸遠之勢,以前會去台灣,現在都不去了,我們都非常不滿。

 我也不滿;但是,偶爾和他見面長談,對他形勢比人強、非與專制中國維持良好關係、與台灣維持安全距離的處境,也有一定的了解和同情。這是他現實主義強勢表現的一面,沒有一個想當澳洲總理或外長的政治人物可以不務實面對的殘酷現實。

 不過,我還是相信,Kevin有他現實也有他理想主義的一面,他絕對是信仰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的人道主義者(他還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他不可能贊成民主台灣被專制中國統一,讓自由的台灣人民被北京那一批獨裁專制的政治人物統治。

 12月4日,Kevin在工黨黨團(caucus)以49對39票壓倒性多數擊敗比茲里,當上黨魁,一年內他要和何華德(John Howard)總理一爭天下,時間很短,這場戰很難打;但我相信Kevin一定全力以赴。我深深祝福他。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