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東南亞影響力增大的警訊


/綜合報導



 有跡象顯示,中國在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美國的影響力卻在日漸消退。一些美國的外交政策專家對此表示不安。

 從1950年代初期到1970年代末期,東南亞國家一度長期把中國看作是威脅。北京政府在那段時間裡公開表示支持東南亞國家的共產黨反政府游擊隊,向共產黨游擊隊提供人員訓練以及武器後勤支援。高棉殘暴的紅色高棉政權就是北京政府長期扶持之下產生的。

 北京支持的共產黨政權擴張當年令東南亞各國恐懼。如今,北京對外放棄了輸出共產黨革命,對內放棄了對正統社會主義的堅持,轉而追求資本主義式的經濟改革,中國成為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經濟實體,中國又成為東協國家非常重要的經濟伙伴。

 在今年,中國跟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預計將達到一千億美元。一些東協國家的經濟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倚賴於跟中國的貿易。中國在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影響力在過去的10年裡已經增長到不可忽視的水準。

 《紐約時報》在一篇報導中說,中國在文化上也在努力擴大在東南亞國家的影響。過去幾年,中國一直努力東南亞國家推展中國語言文化教育,就像在冷戰時代美國在那裡推展美國的文化和價值觀一樣。

 《紐約時報》的報導說,中國如今在東南亞國家推展中國語言文化教育並不吃力,因為中國在這一地區的經濟和政治利益加深之際,許多東南亞國家的年輕人急於跟中國建立文化聯繫。

 紐約時報說,中國在東南亞國家的文化影響力近年來明顯擴大也跟美國有關。自從911事件發生之後,得到訪問美國的簽證變得困難起來,因此,越來越多的東南亞人轉而到中國求學或旅遊。

 另外,中國的遊客不像美國人那樣在東南亞害怕成為恐怖分子襲擊的目標,所以,到東南亞旅遊的中國遊客在泰國這樣的地方逐漸超過美國遊客,而且正在迅速趕上無處不在的日本遊客。

 報導中說,雖然美國的大眾文化依然在東南亞有廣泛的影響力,雖然美國的軍事力量在東南亞地區依然是首屈一指,「但是,教育界人士和外交官們說,現在的趨勢是明顯的,這就是美國的影響力在下降。中國在東南亞國家強化中國文化語言推展的同時,美國則在退卻。」

 報導指出,一度在東南亞國家提供英語訓練和圖書服務的美國文化中心,由於主管部門美國國務院1990年代削減經費而不得不紛紛關門。

 面對東南亞地區出現的這種新情勢,美國的外交界人士和東南亞地區的專家表示擔心。

 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的亞洲基金會十一月中旬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假如華盛頓不能夠在東南亞地區採取一種更有連貫性的政策,而只是目光狹窄地專注於恐怖主義和武器擴散,那麼,美國在亞洲的影響有可能嚴重消退。這個報告的作者之一是在1990年代擔任美國駐中國和印尼大使的芮效儉。

 在亞洲基金會發表上述報告的同時,東南亞地區的國際問題專家也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儘管華盛頓跟亞洲國家的政府之間的關係出現重大改善,亞洲地區民間的反美情緒正在上升。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4.11.28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