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獨立建國之際,是一個容易受到攻擊的小島,因為新馬分家之前,馬來西亞沒有在這個附屬的新加坡州內建立任何防禦軍力。當時,新加坡確實沒有能力抵擋任何外來的攻擊。
在新加坡共和國成立、新加坡人成為小島主人後,一支強大的新加坡武裝部隊和現代化軍事力量迅速建立和發展起來,使這個被馬來西亞人視為容易受到攻擊的前屬地,迅速變成一個銅牆鐵壁的軍事堡壘。
轉變原因很簡單,新加坡的政治領袖務實、具有遠大眼光,一早就推行各種積極有效的建國工程,如在防務上推行國民服役,在教育上推行雙語教育。反觀馬來西亞到今天才開始推行這兩項工程,足足遲了三十多年。新加坡在這兩項政策的先見之明,使島國遙遙領先。
重組與重新打造工程
在中國的興起與全球化的影響下,新加坡高成本的經濟及高規範的國家發展迅速滑入瓶頸困境。政府及時推出經濟重組與重新打造新加坡工程,是一種及時對即將停滯不前的經濟及國家體系的外科手術與改裝工程。新加坡從來不在任何困難面前退縮,遑論一蹶不振。一旦手術及改裝工程完成,新加坡的經濟及國家發展將活力倍增。
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顯然不甘心接受新加坡處處領先的事實,很早便與新加坡展開激烈的經濟競爭,甚至引發了兩國強烈的政治與外交鬥爭,今天看來,馬來西亞顯然已把鬥爭範圍擴大到軍事領域。除了開始推動英文教育與國民服役,也利用石油財富大量購置軍火與戰機,明顯要在軍事上與新加坡一較高低,最低限度也要拉近與新加坡軍力之間的差距。
不過,新加坡並沒有原地踏步,每天都在變化進步。目前新加坡所做的是加深加強軍事的高度自動化及機械化,早已不是當年國民服役的起步狀態;在教育上則加速改革與優質化,也遠比當初推動雙語教育更進一大步。新加坡的領先優勢在擴大中,不可能輕易被超越。
新馬的最大分歧與鬥爭,是兩國各持有一種完全相反與對立的外交策略與立場。馬哈迪持的是東南亞中立的概念,反對一切外國勢力,主要是美國對東南亞的支配及干涉。近年來這種概念已擴大到亞細安領域,馬哈迪在各種場合不斷反對及指責美國干涉亞細安內部事務,包括反對美國和本區域國家,主要是同新加坡建立軍事與戰略合作。
實際上這是一種一石二鳥的外交手法,可以同時對付馬哈迪所不喜歡兩個的國家,換句話說,即一個策略,可以同時?生既遏制新加坡,又遏制美國的兩種效應。
支援美國勢力留在亞洲和東南亞
基於本身利益的考量,新加坡一開始便堅決認定並支援美國勢力留在亞洲和東南亞。新加坡對美國的支援不是今天才開始的。這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或隨興之作,而是一種高瞻遠矚的長遠戰略。新加坡不能成為東南亞的孤立小島,不能自動或人為的被排出美國所領導的世界主流之外。新加坡必須同美國這樣的一個世界強國建立合作戰略關係,保障新加坡的生存和發展。新加坡也支援本區域國家和亞細安同美國發展密切關係,沒有必要同美國劃清界限。
在打伊戰爭上,法德同美國引發強烈的外交碰撞,事後證實,同美國硬碰的結果是得不償失。新加坡對東南亞中立化和反對美國的做法沒有興趣,在亞細安,並沒有任何國家支援與追隨馬哈迪的主張和做法。沒有人像馬哈迪那樣對新加坡和美國強烈反感,沒有人會認為亞細安中立化會帶來什麼好處,也沒有人會認為排擠新加坡或美國會帶來什麼利益。區域國家根本不會反對同新加坡或美國發展友好關係;除了馬來西亞,所有國家皆堅決認定同新加坡,特別是和美國發展友好關係,是一件相當重要的國家外交大事。
美國雖然在伊拉克打了勝仗,但在外交上,明顯受到重大挫折,只得到全球約四分之一的四十幾個國家,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支援,卻在全球各地引發強烈的反美浪潮。不過對美國和這些支援美國的四十幾個國家而言,在雙方需要之時給予相互的支援是相當重要的友好行為,這個世界真的是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回事,美國更視這一次支援美國的國家為最真實的朋友。
在美國心目中,新加坡是一個穩定持久與可靠的友好戰略夥伴,不僅在冷戰期間,任何美國急需國際支援的關鍵性時刻,新加坡都能及時作出明智的抉擇,及時給予美國所需的大力支持。美國承認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卻具有很大影響力,這是一個超級大國對一個小國所發出的罕見的高度尊重與評價,也顯示新美之間不存在什麼叩頭外交。美國知道新加坡並不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國家,所持的外交立場和行為,不僅符合新美雙方的共同利益,實際上也有利於區域國家與國際和平,否則新加坡不會得到美國的任何支援與尊重。
二月間,我國報章報道,新加坡將參與研製美國F35戰機計劃,這類戰機可能成為我國未來的空軍主力。這不是我國第一次參與美國軍事研究,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而是雙方持續不斷的一種軍事交流過程。新加坡也證實將向美國購買另一批威力強大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顯示美國在軍事上支援新加坡的強大決心及對新加坡擁有強大軍力感到放心,並不會遏制新加坡發展軍事力量。對美國而言,一個強大的新加坡不僅符合新美雙方的共同利益,也有利於區域安全與國際和平。
在新美的共同努力下,沒有人可以改變東南亞的政治生態,沒有人可以把東南亞變成極端宗教勢力的領土。(原刊於新加坡《聯合早報》)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3.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