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文專題首頁

《國語日報》對母語的歧視偏見


/Astroviolin

 清明節時我回老家度假兼掃墓,家裡因為有小孩而訂了《國語日報》,我便隨手翻了一下,剛好翻到329那天的。當天該報好幾版在討論多語政策,內容完全偏頗一方,看了實在上火,就把報紙拍起來傳上網,並且去電國語日報抗議。

 我把照片上傳到自己的blog,並對此事發表評論。我也曾想投稿各大平面報紙,無奈篇幅太長,且似乎因為國語日報不是主流媒體,也不太受重視。但我卻認為此事相當重要!因為國語日報的論調跟口吻,簡直像是小朋友版本的聯合中時!

 我們如果讓孩子從小就看這種偏頗的言論,又怎麼期望他們長大後能夠有理性思維、能夠公正平等地看待各族群的文化語言呢?

 該份報紙,用四五個版面在討論這個主題,每一篇都犯了一堆錯誤。而且幾乎都沒訪問第一線的母語教師。雖然他自稱「報導」,我卻認為根本是「評論」,毫無專業性可言。而且報上更說這樣的內容要連寫三週!

 由於我本身對學習語言相當有興趣,將《國語日報》的諸多錯誤,歸納為六大錯誤類型。裡面亦舉了一些個人旅遊及語言學習經驗為例子,供網友們做參考。

  ◎學術的錯誤 

 第一大錯誤:多元文化一元論

 這幾乎是所有問題的起源。我們生在有多元文化語言的社會,但是,長久以來的政策卻將之定調於一元。該報頭版大剌剌地寫著「官方語言最好只有一種,有利於融合」,這正是國民政府長久以來壓迫母語的論調。

 歐洲即使發展到了歐盟,成為一個大經濟體,它有沒有訂一個官方語言?它現在有難以融合嗎?就連歐盟裡的許多國家,本身都有多種官方語言,它們國內難以融合嗎?你住在瑞士,從德語區跑到法語區去,當地人會說「你講自己的母語,就是不尊重我」嗎?

 官方語言只能有一種,是誰定調的?單一元文化有利發展,是哪項研究的成果?大抵上,該報當天的「報導」中的人常常思考碰壁,就是這第一關就卡死了。

 第二大錯誤:語言學習能力自我設限

 這跟第一點有很大的相關性。官方語言定調於一元,連帶使得許多國民都認為自己只有能力學會一種語言,這就是我們教育的可憐之處。在這裡我很想舉些語言學習的例子。

 台灣人多愛學英文啊!唸書的時候,爸爸媽媽都跟你說英文很重要,於是,拼死拼活,從國中一直學到大學,現在這把火還延燒到小學。

 保守來看好了,大部分唸完高中的人學英文也學了總共六年的時間,結果英文程度怎麼樣?我也認識許多人唸英文唸了一輩子,走在路上遇到老外卻只能“Hello,No No,Yeah,Bye Bye~”,甚至躲得遠遠的不敢搭話。

 這便是長久單一元語言對其它語言的壓迫政策造成的心理障礙。假使我們能有多語環境,這種問題將舒緩很多!因為我觀察到的許多人都是將語言這種東西當成一種身分地位的象徵(把母語壓低,又把英文捧高),於是,講一兩句英文好像自己很了不起,而缺乏練習的人怕自己講不好丟臉,就不敢說出口。於是,英文變成不是一種溝通的工具,而是一個「窮其精力必須學得更好的那種東西」。

 但是,如果我們處在一個多語社會裡,我們就會知道──喔,我雖然講得不是那麼好,但是,需要用到的時候我也必須嘗試使用。聽到的人就算覺得你講得不好,仍然為你努力學習他的母語而開心,而願意幫助你更多。

 研究亦顯示,將自己的母語(而且不一定是唯一)都學好,能夠增強學習更多語言的能力,而非像一些偏頗論調所言,學了一種其他種就學得更糟。

 我前年暑假去義大利玩了一趟,在很多地方我都自己行動,大城市還可以通英語,小鎮則幾乎不行。我在許多城鎮,都靠只學過一兩年的破德文、破法文來溝通的。

 印象很深的,是在義大利境內中北部有個獨立的小國,叫San Marino。該國面積很小,只佔著一個小山頭。我當天在市內跑來跑去,想說我都來到這個國家了,買支國旗走,做紀念。但是,逛了好久都沒看到在賣。於是,我去城市中央的City Info,想不到,一個國家中心遊客最多的資訊處,小姐連“flag”都聽不懂(我還加了肢體語言)。

 後來,小姐說“Francais...?”我想說媽呀要我講法文,四年沒碰了吧,不過,我很努力地說出一些句子,最後也能夠溝通。那小姐說:「我們這裡覺得旗子代表國家,是拿來掛的,不是拿來賣。」就等於是叫我死心啦。

 這樣的對話,我可以說,絕對勝過一般的對話練習,也絕對讓學習者印象深刻。在一個多語言相處融洽的地方,語言能力怎麼可能不好!

 又一天,我在義大利中部城市Verona的競技場聽露天歌劇。當天聽的是《波希米亞人》。我旁邊坐著一個德國來的老太太,她也不會講英語,我便勇敢地與她搭話。她是從德國中部,跟老公一起來旅遊,來歌劇節聽歌劇。

 我隨性亂聊,用我的爛德語說我最喜歡的歌劇是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蝙蝠》,她聽了很高興說她也喜歡。我說對不起我的德語說得不夠好,她說不會呀,發音很標準了呢!我便高興地說:「老奶奶,希望我下次若再遇到妳,我的德語已經好很多了。」

 教育的目的,原本就是要讓我們多長見聞,培養多元思考的能力。但過去的教育,顯然與此背道而馳。就我個人經驗,學了台語,尤其學羅馬字,相當程度增加了我對客語的接受度。而我對台語的了解,又幫助我矯正了從前有些瑕疵的法文、西班牙文、日文甚至英文的發音。在很大的層面上增加了我對新語言的接受度。

 多語社會,並非科幻小說裡的亞特蘭提斯,不是不可能達成,是我們自我設限,把可能性都扼殺了。

 第三大錯誤:違反「哥白尼平庸原理」的無知陳述

 此處我所謂無知,就是明明存在的東西,你不知道,而說這東西不存在。比如該報當天十三版「例如閩南語沒有文字,學習時還得先學會拼音,學生大都興趣缺缺,學習效果有限。」這就是無知了。

 它所謂「閩南語沒有文字」,只是他不知道而已。台語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早就使用文字寫下各式各樣的作品,詩、散文、小說、劇本等等文類一應俱全,有幾百萬單詞的資料量。我的部落格,還有跟朋友、長輩通信,都是用羅馬字書寫台文。報紙出現這樣的句子,便是撰文者的無知。

 如果是明知有這些作品,但不想承認羅馬字作為書寫工具,那又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文字,有阿拉伯文字,希臘文字,希伯來文字....,如果只有漢字才是字,其他都不是文字,則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們都沒有在寫字。這點,小弟曾在自己部落格上創作《目不識丁》一文。在此不詳述。

 還沒有很久之前,某報(我忘了哪報)拿著前輩學者們編的《大學台語文選》,去問建中學生看不看得懂?建中學生說不太懂,報紙便大書特書「這是連建中學生也看不懂的火星文」。這就是因為無知所犯的錯誤──請問沒學過怎麼會懂?你拿一篇芬蘭文給建中學生看,建中學生說看不懂,這樣就能證明芬蘭文是火星文嗎?我自己在唸建中的時候還沒有學西班牙文,是上大學才學的,那請問是不是在我上大學之前,西班牙文便不存在?

 當你想接觸自己不會的一門學問的時候,便要開始想怎麼努力去學習,而不是壓迫它、嘲笑它、或說它不存在。

 數百年前,十五、十六世紀之時,人們還認為地球是平的,太陽系就是整個宇宙,有太陽、月亮、地球、及其他五個行星,天上的星星只是一些不重要的小光點,而這所有天頂上的星星都繞著地球轉,地球在宇宙的中心。發表不同學說的人,被視為異端,做成火烤肉串。直到地理大發現,航海家努力往大西洋以西的地區探索,驗證了哥白尼的學說。

 而今天,上面由第一點講到第三點大錯誤所講的,我認為顯然廣義地違反「哥白尼平庸原理(Copernican Principle of Mediocrity)」──亦即認為自己的世界(文化語言)才是獨一無二有意義的存在,別人只是附屬,是分支,不能稱是文化;認為自己才是中的、是正的、是世界中心,別人都是偏的、旁的、歪的、邪的、旁門左道、蛇虺蚊蚋。不能將自己的文化與別人的文化共同都視為全人類需要保護的文化資產的一部分,而硬要分出高低貴賤。

 許多人其實還活在哥白尼的時代。

  ◎邏輯的錯誤 

 第四大錯誤:無依據的判斷

 該報頭版寫著「如果該法案通過,將是一種荒謬的政策」,還用引號框起來;還有「官方語言最好只有一種,有利於族群融合」。

 這些句子都是沒有前言,亦無後語,我們亦無從得知從上一句怎麼推到下一句。像這些句子,就絲毫沒有參考價值了。撰寫報導者應該說清楚,此政策的荒謬性在哪裡?單一官方語言如何促進族群融合,而能勝過多元文化?

 又,這樣的句子還同時犯了上述第三個錯誤,亦即認為各語言族群都是圍繞某些人決定出來的特定單一文化核心價值在轉的。在這裡面它們只需各自做些許的調適,而就能達成一派和諧的美妙穩定態。不同意見者則是異端邪說,是破壞和諧者。

 要求記者講話有邏輯是不是真的這麼困難?基本上,雖然當天國語日報寫的都是「綜合報導」,我個人卻認為,都只是不合格的「評論」而已。

 第五大錯誤:和議題無關的論述

 當天的各版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二版最嚴重,標題斗大的「教師憂台灣自絕於全球華語熱」,又說「這股優勢已經逐漸被大陸取代,值得省思」。姑且不論「大陸」是哪個大陸(我由文義判斷是在說亞洲大陸東部,中國的官話盛行區);台灣在華語優勢被取代,和母語教育有什麼關係?過去幾十年未曾有什麼母語教育,而台灣在這種環境下若是被中國取代,這要怎麼怪罪給母語?

 話又說回來,台灣這樣說真的是被「取代」嗎?這本來就是個自由的世界,我們並無權限制外國人想到台灣還是到中國去學習華語。英式跟美式英語也不一樣,各自也有一定的使用人口,有哪個國家會說因為政策不當而使該國語言被取代了嗎?英國會說「我們允許威爾士語存在是自絕於全球英語熱」嗎?

 一項論述,尤其是那種像鐵一般的判斷句,如果和議題無關,還是不要隨便丟出來混淆視聽。

 而上述這種論述者,又往往會忽略到許多中國政策與我們的不同:中國的華文課本,文言文比上白話文的比例並沒有我們這般高,中國使用的是簡化字;最重要的,是中國並未限制母語發展,其母語環境甚至有勝過台灣之處(詳見網友的《母語中國》一文)。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都是「正統中華文化捍衛者」所不樂見的),外國人還是願意去中國學華文。那請問是誰該檢討?怪給母語對嗎?

 不僅如此,二版還說「不該為了意識形態而自毀前程」。我得說,往往說出這種話的人自己最是意識形態,也不會去聽別人的想法。究竟推行母語是哪裡有意識形態?哪裡破壞族群和諧?還有自毀前程的說法是怎麼回事?這項說法不僅是個和議題無關的論述,而且還犯了前三大錯誤──文化一元論(好像學了母語就不能學華
語、一人只能挑一種)、自我設限(學習多種語言不但不是自毀前程還能擁有錦繡前程)、無知論述(認為學習某種特定文化才正確,其他都不值得學)。

 為什麼國語日報可以出現這樣偏頗的判斷句?不是給小孩看的報紙嗎?

 第六大錯誤:以偏概全

 這個錯誤也重複一再犯,比如十三版「以台北市為例,學生都以講國語為主,且多數的學生都能夠接觸,國語依然是主流」。是不是代表說,少數人的文化不用保留?再來,學生都以講國語為主,正是單一文化政治力壓迫下的產物。

 我從小到大都在台北市就學,小時候到三年級以前原本是華語、台語都能流利使用,許多同學也跟我同樣。慢慢長大,環境使我漸漸不熟悉台語,所幸我還能在大學時代把它撿回來,拍拍灰塵還滿好用的,日常生活沒問題。請問我原本會兩種語言,兩種都是我的資源,為何我必須丟棄某一種?因此,國語日報這又是犯了前三大錯誤。

 再者,為何台北市的小朋友可以代表全國的聲音?又,上述說法真的是台北市小朋友的聲音嗎?訪問了多少人?那台中市、台南市、高雄縣、花蓮縣小朋友的情況呢?

 此外,整份報紙看下來,裡面訪問到的教授或老師只有來自四個縣市──台北、桃園、新竹、台中。那其他縣市的教授老師呢?更重要的是,做母語專題報導怎麼竟沒有多方訪問第一線母語教師的經驗呢?

 我在國中健康教育課本上面就讀過,以偏概全是心理上的不健全。而我們的孩童竟然要閱讀這些心理不健全的文章,我們會不會就這樣培養出沒有邏輯概念的下一代?

 國語日報,作為一份孩童的讀物,理應更公正報導,培養孩子對議題的思考能力,而非強灌輸某種特定意識形態。三月廿九的國語日報通篇都來來回回犯著上述六大錯誤,並且更說這樣的內容要連續「報導」(我認為是社評)三週。我對閱讀該報的孩子們的思考能力,感到憂心。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