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有陣專欄

2008年最重要的候選人:政績與士氣


/許永華

 近半年來,觀察週邊台灣人社區對台灣政局的反應與評論,讓我遲遲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寫這個專欄。我已經不想,也不必,去責難或批判台灣政府的政策,尤其是罵罵陳水扁的行事風格出氣這類事情,那已是太流行甚至成為風氣了。如果站在另個角度來鼓勵大家多支持台灣人政權,不要一旦有不合已意的行政措施就大舉撻伐,又怕被笑為不識時務。

 民進黨要贏得2008年總統選舉,一定要靠自已的表現,絕對不能妄想國親泛藍的分裂。自從去年七月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之後,他將成為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似乎就已底定。可是,支持民進黨這邊的人卻開始慌起來,一方面爭相討論誰是最好的候選人,另一方面急著要趕快決定人選,以便有充分的準備,才足以跟馬英九競爭。

 當時對這個問題,我的答覆是:民進黨最好的總統候選人是今後兩年的政績,沒有好的政績,誰出來競選都一樣,不可能獲得選民的支持的。到現在我的看法還是一樣,沒有可以令人民滿意的政績,就不要想要得到選民充份的支持。

 至於要什麼政績,隨便舉一個去年12月26日登在自由時報一位讀者的呼籲,就足夠參考:1.全力清理國民黨黨產;2.堅持台灣主體意識;3.嚴格控管台、陸資金比;4.力拚交通建設之順利完成。其他的人當然有其他的期待與建議。政府只要做得合乎人民的需要,能夠表現出政府官員有行政的魄力,這個政府有執政的能力,當然就會得到人民的支持。

 去年十二月十日民進黨美西黨部舉行三合一選後座談會,發言人中喪氣、怨嘆的佔大多數,包括主持人。我並沒有喪氣。我只提出兩點建議:

 一、用台灣的名稱走出去,總統就自稱為台灣總統。至於中華民國連國民黨也不要了,他們到中國已不敢提中華民國了,我們更不需要替他們保留。
 二、總統多下鄉接近民眾,多聽他們的聲音,叫幕僚記下來,不要跟民眾爭論,可以瞭解民眾的需求,也可以增加感情。

 關於前一點,陳水扁總統已在今年元旦文告中也說出:「台灣是我們的國家」了,整篇文告也幾乎都用台灣的稱呼。

 第二個能夠競選致勝的必要因素是泛綠陣營支持者的士氣。政績要靠政府去努力,能不能成功卻要靠支持民眾的支持與鼓勵。我們為了要贏得2008年的總統選舉,對於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灣政局,對於台灣人民對政府的期待,對於台灣人民的民族性格,要儘量以正面方向來相互鼓勵,來宣導;不要專門挑不好的講不完,好的卻提也不提;少用消極、負面、怨嘆、哀聲、失望來敘述台灣的前途、台灣人的命運與民進黨政府,以免搞得聽者垂頭喪氣,弄得台灣人毫無鬥志。

 這次「三合一」選舉前後,民進黨的支持陣營就充滿這種現象。這種情形是沒有辦法打勝戰的。尤其對陳水扁總統,國親兩黨如李濤那種電視節目已經想盡辦法要把他鬥臭了,泛綠這邊的一些自命名嘴,也在各種場合把陳水扁講得一無可取,根本就是幫中國人來鬥臭台灣人的總統。

 「三合一」選舉期間,一位美洲民進黨黨職人員投書報紙謂:陳水扁已不能代表民進黨員,台灣可以不要有陳水扁,但不能沒有民進黨,等等。一個黨職人員已公開提倡「棄扁論」,不支持其本黨人的總統,還有誰肯去投票給該黨的候選人呢?

 民進黨2008的總統候選人確定不外四大天王之一。關於蘇貞昌已受命組閣及陳水扁元旦文告對未來施政的意義,下期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