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關係首頁

從上海看中共的「先經後政」統戰


/河崎真澄

http://www.southnews.com.tw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上海市寧波路50號,以前「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本店的紅磚大樓至今還在。該行是傾中國國民黨的資本家陳光甫於1915年設立的。對於清朝崩潰後各地情勢混亂不已的中國來說,治安比較好的上海租界內,是比較適合銀行業的。現在一樓是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樓上是便宜的旅舍。

 國共內戰時,被中國共產黨打敗的國民黨政府在1949年逃往台灣時,國民黨「金庫」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也被整個搬到了台灣,並且以同樣的名稱繼續營業。1950年又在香港成立「上海商業銀行」。另一方面1949年中、台「分斷」後,共產黨政府接收了該行在中國的殘存資產,也設立「上海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中、台「分斷」60年後的今天,這三家上海銀行開始檢討互相持有對方股票及加強業務合作等相關事宜。

 根據中國報紙《青年報》的報導,三行高層已於11月12日在上海召開了「上海銀行業務檢討會」。這是兩岸簽署可以開設分行、金融解禁等金融監理備忘錄(MOU)的四天前的事。三行從2000年以來,便共有融資信用評價等情報,現在則正在進行互相持股。

 60年前「分斷」的不只上海銀行。還有交通銀行、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及故宮博物院。中、台經濟的突然靠攏,使得一些組織開始要「認祖歸宗」。

 ● 孫子兵法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副教授陳子雷說,「譬如,我們就可以開一個清華大學畢業同學會。這樣的soft power就是中國對台政策有利的地方。」

 清華大學也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及前總理朱鎔基的母校。清華大學的英文名稱是漢語拚音的「Qinghua」,而台灣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的母校的台灣清華大學,其拼音則維持和1911年時的「Tsinghua」。

 統一台灣是中國的悲願。自從以改善對中關係為目標的國民黨在去年掌握台灣政權後,中國也從不惜武力犯台的強硬路線,改成經濟融合的軟著陸作戰。換句話說,便是「先經後政」。

 就中國來說,現在的中、台關係正是孫子兵法所説的:「不戰而勝,善之善者也」。不論銀行或大學,不論在實利或心情,都讓統合的機運大大提高,使中、台自然接近。

 ● 2012年的胡馬會談

 台灣問題的上海社會科學院教授王海良認為,2012年的夏或秋天,將很有可能實現「胡馬會談」。

 胡馬會談的先決條件是:「馬」的馬英九在2012年3月的總統選舉中連任,並且繼續兼任國民黨主席;屆時,「胡」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以共產黨總書記的身分,會見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換句話說,「黨主席會談」的形式,才能符合中國不承認台灣為對等國家的立場。

 2012年秋天,預定召開五年一度的共產黨大會。據說,結束10年「任期」的胡錦濤在胡馬會談後,將台灣統一工作達到某個程度後,便會世代交替。

 問題是國民黨政權不一定安泰。今年12月5日,17縣市的地方選舉中,國民黨從13席次減為12,得票率48%也未過半(上次為51%),而在野的民進黨則由上次的42%增為45%。

 台灣人開始對急速傾中的國民黨政府有「危機感」。雖然中國媒體不太報導台灣選舉,但是,中國的研究機關對國民黨後退的原因作了詳細的分析。

 自馬政府去年上任以來,中國對台灣的統一作戰是給國民黨和台灣經濟利益,以期不戰便能獲得寶島。但是,選舉的結果顯示,光「經濟」好像還沒辦法打動台灣。

 「先經後政」。「先經」之後要如何「後政」也是一個問題。

 中國在2012年3月台灣總統大選後到同年秋天共產黨大會之間的期間,應會推出在經濟之後,如何統一台灣的「政治」戰略。到底中國會推出什麼戰略。還是未知數。目前還看不出海峽之風的風向。(河崎真澄/《產經新聞》中國上海特派員)

 

http://www.southnews.com.tw0200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