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中國從中阻撓,使陳水扁總統印尼行受挫,但輿論卻將砲口對準國內,總統夫人吳淑珍23日以她訪美行為例表示,她在美國接受外國媒體訪問第一句話是「妳認不認為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讓她感到受到屈辱,更深覺台灣處境困難,總統訪印必須秘密進行,甚至連卸任總統李登輝到日本訪問都不行,她強調,最可惡的是中共當局,媒體不要將砲口對內,外交有其延續性,朝野政黨應該不分黨派,立場一致支持政府。 總統府23日上午在南苑花園舉行總統夫人吳淑珍「珍愛民主,親善之旅」2002年訪美紀實新書發表會,吳淑珍以這趟訪美行是她做人五十年來最認真的一次,並以「很可憐、很可悲」形容我國的外交處境。 (http://www.southnews.com.tw) 總統夫人感慨地指出,到了美國才深深體會到不是聯合國的一員,不是國與國的正式外交關係,才知道「台灣真的很可憐」。台灣在各方面的表現都比中南美洲國家來得好也富裕好幾倍,甚至中南美洲國家失業率高到算不出來,「但,他們都是個國家」,她深感「台灣很可悲」,台灣富庶、土地大,人口二千三百萬人都比這些國家多。有些邦交國的經濟發展雖不如台灣,也會尋求台灣的經濟援助,但在加入聯合國議題方面,台灣則必需尋求他們的支持,這樣的情況,讓人不禁感到悲傷。 她表示,以往她都是陪同總統出國訪問,這次則是第一次擔任主角身分,心中的壓力可想而知,因為此行受到國內外各界的矚目,她的發言與抉擇必需是正確的,更不能與國家及總統的中心思想背道而馳,所以一言一行的確承受不少壓力。 對於此次出版的訪美紀實,她也指出,這些照片不是所謂的寫真集,而是一個真實的記錄,將此行的種種,經由照片記錄下來。她不敢講此行是完美無缺,她也認為過程中是有可以改進的地方,而這些缺憾正可以做為未來我們進行外交工作時的參考。 她語重心長地呼籲,國人對於外交人員與相關單位長年累月的辛勞應該給予支持鼓勵,在內政上或許會產生一些歧見,但在外交上應該是團結一致的,因為國人的支持正是所有外交工作同仁最好的後盾。 對於總統原本計畫訪問印尼一事,她也認為,中共的打壓使我國的外交處境日益艱難,稍一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中共不應該如此霸道,此外,媒體也應該將砲口對外,一致來面對外界的打壓。一個國家不能夠只有內政、經濟,外交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如此台灣才能夠真正走出去,而外交更是具有延續性,不管未來是誰當總統,外交工作上更應是一致的。 她指出,此行有許多令她感動的回憶,其中在由紐約前往華府途中,訪團暫停德拉瓦車站,而當地的僑胞們在短暫停留時間,特地到車站表達歡迎,雖因時間短促,僅能隔著車窗打招呼,但仍令她相當感動;另外在幾場僑宴中,因參與的僑胞眾多,無法一一與他們合影,卻仍令她感受到僑胞們支持國家的熱誠,讓她深覺欣慰。 她認為,此行受到美國國會的熱情歡迎,雖令人感動與感謝,但她仍盼望總統能有機會往訪,回到國際常軌,讓更多人能瞭解、認識台灣。她舉例說,此行她發現仍有許多美方人士並不甚瞭解台灣,二十年前,她前往英國,在打電話回台灣時,接線生還搞不清楚台灣地理位置。現在,台灣雖因經濟發展而提高了國際知名度,但這還是不夠,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常的外交管道。 她坦承,此行大家都相當注意她的一言一行,而她也從未如此緊張過,那十天真是她五十年來最認真的一次,也是她神經最緊繃的時候。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洛杉磯的行程中,因為胃痛必須緊急赴醫檢查。 她謙稱,晚上因為心裏壓力而睡不著,感到自己原來知識如此貧乏,當下決定,回來後她一定要好好充實自己。而對於隨行擔任傳譯的蕭美琴立委,她也表達感謝之意,因為她的幾次脫稿演說,蕭委員譯得相當辛苦,但也都圓滿達成。 她也幽默地表示,若與她的前半生相比,她寧可選擇前半生,因為與父親生活過得快樂如意,而後半生則是跟著陳總統辛苦緊張。前半生她沒有頭銜,但生活很輕鬆,現在她雖然貴為總統夫人,但生活卻變得枯燥而單調,連兒子女兒上街購物都會被媒體報導,做起事情來也戰戰兢兢,必需承受社會的高標準,但是還好,一家人抗壓性都還蠻高。即使如此,夫人還是堅定地表示,雖然目前處境如此,但是「在這個位子上,我們還是要把事情做好」。 //www.southnews.com.tw) (http//www.sou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