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儀在中國通匪、在台灣槍決
一九五○年的六月十八日,曾經擔任國民黨政權台灣行政長官的陳儀,由蔣介石下令在台北槍決,理由不是為二二八事變贖罪,而是他在浙江省主席任內企圖『通匪』。
二二八事變之後,陳儀跟其他的大劊子手一樣,不但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蔣介石還把他們一一升了官,陳儀被調回中國,後來在當時的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推薦之下出任浙江省主席,使他送掉性命的事件就發生在那個時候,而且是與湯恩伯有關。
陳儀離開台灣回到中國之後,看到中國內戰的亂局,即開始強力主張國、共和談;有一次,蔣經國從奉化專程去試探他的意圖,他竟然毫無顧忌的告訴蔣經國:「你父親最好暫時到南美去休養,等情勢的變化;如果將來對他做出適當的安排,再請他回來。」
蔣經國將情形告訴蔣介石後,蔣介石已經對他心存戒心,此時,他卻採取行動要求湯恩伯支持的主張,並親筆寫下有關投降的準備工作八項和投降條款五條,於一九四九年元月三十日和二月一日,先後派他的外甥丁名楠及舊屬胡邦憲,去勸湯恩伯停止軍事行動。
陳儀與湯恩伯的關係很深,陳早年曾資助湯到日本士官學校就讀,湯回到中國後,陳又一再推薦他到南京總司令部當少校、八十九師師長等職,因此,湯恩伯一直都將陳儀視為親生父一般,這也就是他敢大膽寫信給湯恩伯主和的因素。
湯恩伯知道陳儀遲早會捅出漏子,為了保護陳儀,便透過軍統局的特務頭子毛人鳳向蔣介石密告,希望免去陳儀的浙江省主席職務,交給他監禁看管,沒想到蔣介石不但同意了湯的提議,而且答應不追究陳儀通匪的事情。
當時的國民政府是由李宗仁代理總統,一切政務實際則仍由蔣介石暗中操控,蔣介石因而發密電給行政院,行政院會議根據密電在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七日決議撤換浙江省主席。
陳儀在二十一日辦理移交,當日上午還參加各界舉辦的歡送會,下午才回到上海,就被一路跟蹤的特務軟禁起來,後來,蔣介石才派湯恩伯把陳儀祕密押送湯的總部,由一個特務隊監管。
同年四月二十九日,蔣介石再派軍統局特務將陳儀由湯恩伯總部拘提出來,祕密解送到台灣,幽禁在基隆要塞司令部。到了六月初,蔣介石突然又下令以軍法審判陳儀,並且要求一定要設法定其死罪。
湯恩伯曾經設法營救,但都被蔣介石堅拒。蔣介石非常刻意地將陳儀的案子開放報導,在槍決陳儀的前一天,特務機關就大事發佈新聞,預告陳儀即將遭槍決的消息,槍決後,更是擴大宣傳,除了發佈軍法處的判決文之外,還由國民黨機關中央日報以大篇幅刊登陳儀槍決後的死亡照片。
由蔣介石主導、國民黨特務機關執筆的判決文指出:
「陳儀本是軍閥出身,在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見風轉舵,投入革命陣營,我政府不究既往,加以優容,希望他能夠革面洗心,效忠於革命事業,為復興國家民族而努力。」
「他做了一輩子大官,武官升到二級上將,文官當過幾任省府主席、國府委員、行政長官等要職,想不到他仍舊是一腦子軍閥官僚思想,在主持台灣行政期間,魯莽、顢頇、處置乖張,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則臨難苟安,自私自利,對革命主義毫無認識,對反共抗俄戰爭毫無信心。」
「一九四八年冬季,東北、華北、徐蚌會戰失利,戰局迅速惡化,共匪一面準備渡江南犯,一面發動『局部投降』攻勢,誘惑我軍政長官投降,陳儀當時任浙江省主席,受匪諜及一般投機份子的包圍,竟忘恩負義,背叛黨國,為了保全個人的既得利益,陰謀出賣京、滬、杭,導演江南局部投降,迎接共匪渡江。」
對於蔣介石由重用陳儀、縱容陳儀,到毀棄承諾而槍決陳儀,這種態度的轉變,一般認為,主要原因應該是當時局勢非常惡劣,蔣政權已經面臨眾叛親離的困局,因此,希望透過嚴厲的手段來立威。至於大事宣傳槍決陳儀的消息,則是企圖欺騙台灣人民,他已經懲罰了二二八事變的罪魁禍首,藉以掩飾自己在該事變中幕後主導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