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馬非白專欄冷眼看新聞

王永慶應該慚愧

 


 這篇是本人於1990年服務民眾日報期間所寫的,因為這兩天看到王永慶經過持續巨資投資中國之後,已經開始將台灣的廠逐一關掉,引起不少台塑關係企業員工的恐慌,心裡感到十分絞痛,所以,把這篇老作品翻出來,回顧一下王永慶轉進中國之初的情形。


 一九八九年年初,王永慶曾經以全面停止進行國內所有擴建新建投資案,向國民黨政府和台灣人民提出嚴重威脅。時隔一年,就在今年年初,他再度以即將到中國投資的計畫,提出第二次的威脅,最後竟然成為事實,而引起目前的軒然大波。

 由現在大致均已曝光的消息來看,可以確證王永慶在提出第一次威脅之前,早就已經與中共機構和官員進行非常頻密的接觸;直到今年農曆春節前王永慶飛往美國時,他不但仍故作神秘,而且在機場霸氣十足地拒絕一切採訪,表現了一付似乎受了無限委屈的模樣,結果卻是躲在美國與中共官員進行更具體的密商和簽約;當社會大眾回想這段過程時,不知是作何感想?是不是還認為這位台灣的「經營之神」仍然可愛?

 一年前,王永慶第一次提出威脅時,曾大力怪責台灣的投資環境,獲得不少同情和支持;身為台灣人的王永慶,卻不在台灣過年而遠走美國時,也曾發表長文力陳前往中國投資的無奈和必要性,所有輿論就被導向台灣投資環境和大陸政策等等問題的檢討。王永慶這些動作如從現在的事實來看,終於證明他無非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粉飾和誤導輿論、社會大眾對問題本質的認知。

 什麼是問題的本質?那就是,企業家為了逃避社會責任,追求企業資本家無盡無止的私利,竟反擊環保和勞工意識的提高,扭曲一切問題的因果關係,進而怪責社會大眾,企圖造成受害的社會大眾反轉的愧咎,以達到他們繼續享受特權剝削社會利益的唯一目的。

 有一個很重要的基本觀念必須釐清,王永慶之流所從事的石化工業在台灣根本上是一種特權行業,是非常典型的由官僚資本、國民黨資本和特權資本所一手控制的壟斷行業。數十年來,他們在國民黨當局為了照顧壟斷利益的情況下,已經聯手賺足台灣的血汗錢;環保意識和勞工意識的抬頭,所要求的只不過是希望他們回饋一些蠅頭小利給長期被壓榨的勞方,以及為他們由北至南所造成的重污染做些起碼的清潔工作,如此而已。

 王永慶個人的努力是應該肯定的,但是,如果沒有官僚體系的刻意扶持,以及台灣人民的支持和對於污染的長期忍受,今天台灣的石化業、今天的王永慶台塑企業是無論如何不可能享受暴利的。企業家必須要有社會責任觀念就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而生,每一企業都有其一定的社會責任,越大的企業就必須負越大的社會責任。

 資本家們不肯為必要的付出盡責任倒也罷了,他們將資本移出台灣、將勞力密集的產業移往較落後地區另求發展,也可以解釋為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必然的現象,或者也可以說成是迎合跨國投資的潮流。然而,資本家為了掩飾自己追求利益及逃避責任的企圖,卻要反過來強詞奪理地怪東怪西,不僅根本缺乏企業家所應有的社會責任觀念,如還要出之以各種要脅手段,則簡直是惡質到了極點。

 台灣投資環境的逐漸惡化確實需要深入檢討,這種檢討並非單方面的檢討,企業家就可以完全沒有責任;王永慶的遭遇是不是比其他的企業差呢?王永慶的廠製造的污染比其他企業嚴重,當其他的企業遭到嚴重抗議時,抗議王永慶的人士是不是對他特別優厚?有人去包圍他的工廠嗎?當其他企業遭到勞工罷工困擾時,他的員工有沒有以如此激烈的手段對待他?其他企業主很誠懇的與抗議污染者和勞工進行溝通,王永慶則從未站出來,既未表示過解決污染的誠意,更未與他的員工有過任何不管有誠意或沒有誠意的溝通。在台灣,在台塑企業中,王永慶都表現了唯我獨尊的霸氣。

 王永慶不肯在台灣偏低的防污要求下盡一點誠意,竟寧願前往美國順從高標準的防污要求,接受美國政府的罰款和美國人民的抗議;他卻向台灣人說,美國如何如何歡迎他,事實上,他設在美國路易士安納州的工廠已有七、八十次違例,遭到無數次的罰款,該州環保廳的評價是:「台塑聲譽十分十分的差」。設在德州的工廠也好不了多少,由於該廠已嚴重污染了地下水;讓該州水源管理委員會最近更要求德州政府,應該對該廠課以德州有史以來最高的工業水污染罰款。

 因為六輕建廠稍有不遂,王永慶又以將往中國投資來要脅台灣人民,實際上六輕並不如中油五輕般的困難,台塑集團為了這個台灣第一座民營輕油裂解廠,早已重金委託公關公司在桃園觀音收攬了所有與決策有關的人士,而且透過人頭購妥建廠用地,主要問題是卡在專用碼頭的爭執上,王永慶要求取得碼頭「所有權」,經濟部則只願允許給予「使用權」。他在美國設廠,美國攻府並沒有給他碼頭所有權,他要去中國投資,中共當局也沒有答應要給他碼頭所有權;因此,他以台灣人的身分吃定台灣的心態至為昭然。

 目前,國際先進國家的石化業都已經完成升級,像日本就曾在過去七年間凍結石化廠的增建,徹底做好結構改善的工作;台灣的石化業向以生產低附加價值的泛用塑膠與人纖原料為主,經過長期的特權維護並無多大長進,如今已被日本列為國際分工中的下環國家。

 台塑集團自一九八七年起的投資計畫,主要是為了改頭換面,逐步升級,產銷重點已由通用型塑膠轉向特用化學品及電子等;這原是一條很正確的發展途徑,如果王永慶以台灣石化業中游原料業者的龍頭,能夠帶頭使台灣石化業升級,拿出經革會時代那種「不成功,便自殺謝罪國人」的豪氣,協助改變石化產品結構,應可留下更大的美名,如今,他竟捨此不為,卻學三流廠商逃離台灣的做法,難道他一點都不感到慚愧嗎?(1990.04.11 民眾日報)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1.04.16)

最近更新目錄

snews100熱門話題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