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修理站馬非白專欄冷眼看新聞

替蔣經國教訓蔣方智怡

 

 

 都已經是幾月幾號了,國民黨還在炒作蔣經國,充分顯示國民黨實在沒搞頭啦,連戰也沒搞頭啦。看看23日辦的那個叫做什麼會的,居然繼續請出神主牌,還露骨到擺明著貶損李登輝、「驗明正身」連戰。

 那個叫做什麼會的美其名為「口述歷史座談會」,口述歸口述,口角也沒少,前屏東縣長柯文福與歷史學者尹章義就在現場嚴厲口角起來了,彷彿是在神主牌前搶桌腳,國民黨辦這樣的會根本是在褻瀆蔣經國的神主牌;而蔣經國的媳婦蔣方智怡竟然站出來當主報告人,為連戰背書,則是在羞辱蔣經國,不知她回家後睡得安心否?

最近更新目錄


 蔣方智怡為了貶損、否定李登輝,說出以下幾個重點:
 一、蔣經國是讀到當時任台灣省主席的李登輝在議會與議員辯論時,駁斥台獨觀念的稿子後,認為李登輝的表現非常好,才宣佈李登輝為副總統候選人。
 二、蔣經國心目中最適當的未來國家領導接棒人選是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因為政治方面的左右手是行政院長,而副總統則是位尊、權不重。
 三、蔣經國當時刻意培植的本省籍中生代領導人是連戰。
 四、李登輝在執政的十二年中,將國家與國民黨都違背遠離了蔣經國一生所堅持的理想。

 首先來看第一點,蔣方智怡是藉由一位不在世的人(她的先生蔣孝勇)講述另一位不在世者的決策,口述歷史是這樣搞的嗎?利用三手傳播可以算口述歷史嗎?蔣方智怡不管是甘被連戰所利用或她自己也想拾回過往那種皇室權貴的驕寵,都非常錯誤地、非常弱智地,既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又嚴重羞辱了蔣經國,因為如果蔣經國像他們口中所說的那麼「英明」,豈會只因一篇稿子就決定了副總統人選。

 要說「駁斥台獨觀念」,當年國民黨當朝的官哪一個不是鸚鵡學話一樣地猛烈「駁斥台獨觀念」的?那一個敢不猛烈批判的?論程度,林洋港不是更夠資格嗎?光憑一篇稿子就可以做那麼重要的決策,這樣的蔣經國豈不成了「昏君」?這樣的蔣方智怡公開批評這樣的蔣經國,屍骨還在的蔣經國是不是應該從靈柩裡爬出來好好教訓他的媳婦?

 

 這樣轉個彎罵蔣經國的蔣方智怡,為了否定李登輝師承蔣經國的說法,為了斬斷李登輝與蔣經國的直接關係,除了暴露蔣經國決策草率、只憑一時好惡的一面之外,還當蔣經國肚子裡的蛔蟲,居然洩蔣經國的底,說出「蔣經國心目中最適當的未來國家領導接棒人選是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然後回頭再踹李登輝一腳說副總統「位尊、權不重」,來抬高孫運璿的身價。

 

 當年蔣經國專權統治時代是:蔣經國幹行政院長的時候,是內閣制;蔣經國幹總統時,又變成總統制,行政院長的任命雖然須經立法院同意,充其量是姓蔣的總統的執行長。因此,無所謂左手、右手的問題,更無權重不重的問題,沒有必要為了貶低李登輝,去重提那些沒有體制的憲政問題。蔣方智怡在這裡道出了蔣家王朝玩弄憲制的真相,另外,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揭穿一般學者好意替蔣經國冠上推動「本土化」的假象。

 

 原來如此,蔣經國表面上用了李登輝,是要依循謝東閔模式,只是拿來騙騙台灣人,藉以應付日益高漲的民權要求,及鞏固蔣家王朝的永續統治。蔣方智怡真正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後來的孫運璿中風,哪裡還有你李登輝幹總統的份。蔣方智怡真正的意思是:蔣經國根本不想讓台灣人接掌政權,他說「我也是台灣人」也是說假的,是放屁安狗心。

 

 事實上,依照已知的資料及當年的各種跡象研判,情形大略也正如蔣方智怡所言,前幾天跑出來為復辟集團吹起集結號角的王昇當年之所以和蔣彥士一起被蔣經國削權,就是蔣經國原本有傳子部署計劃,孫運璿被認為是輔佐良臣,那個時節也正是蔣經國放任第三代抓權最厲害的時候,後來即使第三代都不成材、孫運璿也中風了,蔣經國仍然把他弟弟蔣緯國弄去幹國安會秘書長掌控軍警特系統。

 

 如果不是後來接連著發生金融風暴、江南命案,中國那邊則已經展開大規模的經濟開放政策,美國政府對蔣經國施加非常大的壓力,蔣經國怎麼可能突然毫無預警地說出「蔣家的人不能也不會競選總統」的話?怎麼可能突然毫無預警地告訴美國人說要解除戒嚴?

 

 蔣經國也沒想到自己會那麼早死,他也沒想到台灣民主運動會蓬勃到無法遏阻的程度,更沒想到美國的壓力絲毫都沒有放鬆的跡象,於是,他被迫解除了戒嚴、開放報禁。這些都是不久前的歷史,台灣人怎能那麼健忘,國民黨怎能那麼愚蠢,連戰、王昇、蔣方智怡等舊政權復辟集團怎能那麼大膽!

 

 至於蔣方智怡說:「蔣經國當時刻意培植的本省籍中生代領導人是連戰」,她憑什麼知道?當年的四大公子中,連戰是最沒才氣、卻是財氣最足,依照蔣家王朝的用人原則(尤其是任用台灣人),如非因為連戰是半山、又無才氣足夠威脅統治者,如非因為連戰憑著豐沛財氣廣結善緣,哪有官運亨通的連戰?而蔣方智怡作為蔣家媳婦,在蔣家除了宋美齡之外,那有媳婦說話、探聽公公腦海裡如何安排人事、甚至干政的份?妳蔣方智怡在官夫人之間被捧來捧去,憑什麼知道蔣經國要培植誰?少不甘寂寞想出風頭在那裡瞎掰!

 

 談到最後第四點,蔣方智怡一語帶過,既不講清楚「蔣經國一生所堅持的理想」是什麼,也不說明李登輝在執政的十二年中究竟如何或哪幾點「將國家與國民黨都違背遠離了蔣經國一生所堅持的理想」,令人懷疑蔣方智怡根本不知道「蔣經國一生所堅持的理想」是什麼,所以,才會在報告中喊口號似地照本宣科唸著:「經國先生是真正用心在深耕台灣、建設台灣」之類的咒語,才會在報告中扯東扯西地說明「吹台青」與「崔苔菁」的關係,故作飽學狀,其實是一竅不通,不然,也不至於把蔣家王朝時代的斷交時代掰成「努力提升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了。

 

 李登輝有沒有自稱是「蔣經國學校最好的學生」,並不重要;李登輝如何推崇蔣經國是本土化、民主化的先驅,也不重要;李登輝批評蔣經國「吹台青」政策是「利用台籍人士並且收買人心」究竟對不對,同樣不是挺重要。把問題歸正到台灣立場及民主原則的本位上,李登輝即使不是「蔣經國學校最好的學生」,他終究選擇由台灣人民決定要不要他來領導台灣;再歸正到歷史,在當年那種背景下,蔣經國確實有「利用台籍人士並且收買人心」的政治意圖,李登輝後來的重複闡釋,應該是基於不願陷入自我矛盾及引起不必要的政治爭議等因素。

 

 然而,無論如何,現在已經不是帝王封建時代,死抱神主牌爭正統的做法完全違背民主,也是毫無意義的事。連戰始終不忘企圖為封建舊政權復辟,是絕對愚蠢;蔣方智怡以蔣家媳婦身分捲入這場歷史與政治鬥爭分不清的紛爭中,是高度不智。

 

(2003.01.23  午後四點)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