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楚瑜幹嘛假鬼假怪? |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又出國啦!而且跟他歷次出國的模式一樣,既選在敏感時刻或碰到難題時,還把單單純純的出國搞得神秘兮兮的。這次比較不同的有一點,就是行前竟然「假鬼假怪」(這是台語)地放假消息給部分媒體。
先說他的出國時機。這已經是眾人皆知的,宋楚瑜出國不是在政治鬥爭的敏感時刻,就是親民黨或他本人碰到棘手問題必須暫避鋒頭之際,因此,曾經有評論將之形容為「漏跑」,不過,他這次的走法,倒是讓人看出一點破綻而悟出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這裡必須先作一下名詞解釋。「出國」一詞對他而言,很多時候並不適用,因為過去兩年多他逗留在美國的時間比較多,我們又不知道他究竟是在幹什麼,所以,感覺上,他在美、台之間來來去去,彷彿就成了「他離開台灣」(或「他又去美國」)「他又來台灣了」這種訪客性質,當送行的人在蔣介石機場跟他揮別時,似乎必須跟他說一聲「有空再來玩」才對。本文為了措詞方便,仍暫稱為「出國」。
回到正題。其實,對於宋楚瑜的出國,在時機與動機之間的因果應該顛倒過來,大家不要以為他是選擇敏感時刻或碰到難題時才離開台灣,而應該是:因為他要離開台灣,所以,才把時機搞得敏感起來,同時拋出大家看起來都很棘手的難題。是不是這樣倒過來看比較合理呢?
宋楚瑜現在沒有官職,出國安排並不複雜,不過,畢竟仍是一黨主席,必須有一些起碼的排場,總不能像被通緝的逃犯一樣說漏跑就無聲無息地漏跑,在邏輯上,安排出國的動作一定先於難題的出現,也就是說,安排好出國事宜之後,才讓時機敏感起來、才使難題冒出來。
解決了第一層嫌疑,進一步來看動機。離開台灣就離開台灣,為什麼要讓時機敏感起來、使難題冒出來?道理很簡單,宋楚瑜自從學成來台就業始終是在宮廷裡位居要職,動見觀瞻,尤其在擔任新聞局長、國民黨中央文工會主任、秘書長及省主席、省長那一段漫長得不得了期間,眾人簇擁,送出迎來,這種權威、光采的日子過久了,一旦一切歸零,其難過、其極度不適應委實難以言喻,搞了個一人黨又搞不回這些優渥待遇,聰明的政客當然要設法自己製造局面。
好了,為了突顯重要性,回美國就說是去見美國智庫,去歐洲,學政治的黨主席就說是去參加水利學術研討會,去東南亞也說要去見李光耀,這樣子,陽春的黨主席份量也重了一些,至於外國人怎麼看他、秤他並不重要,有個名目才是正辦,其次才要營造聚焦效果,不能一回美國就被台灣人忘了他的存在,敏感時機才會令人想起敏感的人,難題解不了人們才會記得拋難題的人,敏感時機不過、難題不解,傻瓜的人們、已經八卦化的媒體當然就會天天巴望著那個人再來台灣。
就是這麼簡單,但是,卻能把政治權謀炒得熱呼呼的,每一次再來台灣,八卦媒體總會同樣地追著那個人的屁股跑,即使話三兩句即可說清楚,也總是要另訂記者會時間,而且呢,舉行記者會之前還總是要先開一次預告正式記者會時間地點的記者會,傻瓜八卦的媒體也總是願意被耍得團團轉,就這麼折騰下來真的才叫夠癮。
這一次,那個人除了依其慣技拋出國民黨黑金的話題,在他離開台灣這段期間讓台灣政壇吵翻天之外,還多玩了一個新招,就是讓台灣派媒體誤以為他已經受困於「國親合」、「連宋配」,有意留在台灣,決定取消東南亞之行了,結果,發了個錯誤新聞,宋楚瑜卻在18日清晨翩然離台,算是小小修理了非友宋的台灣派媒體。
這位宋先生這次還有一點非常有意思,竟然意外地為自己這次東南亞之行定名為所謂的「取經之旅」,東南亞有什麼經可取的?難不成在宋先生眼裡的台灣尚屬非開發國家?過去回美國、去歐洲等先進國家不取經,反倒向東南亞國家取經了,宋先生的認知、思維未免太奇怪了吧!
這位宋先生告訴媒體的美化自己此行的話裡頭,引述了一句很重要的話,他說,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在幾次重要演說中曾指出,東亞各國強調不能輕視中國大陸的影響與挑戰,但更不能挑戰當作威脅,而是要面對挑戰,跟著中國大陸一同上升。
有沒有人聽了他這句話而恍然大悟的?能恍然大悟的人,一定也能料到他再度來台灣之後會說些什麼話了,讓我們好好看著他怎麼去轉這一圈,再來檢驗他要談些什麼經,假鬼假怪些什麼碗糕。
(2002.12.18) |